第31章 他在找东西(1/2)
警车在老旧的柏油路上颠簸前行。
窗外的景色从高楼林立的市区,逐渐过渡到低矮破败的厂房。
红砖墙壁上布满了斑驳的苔藓。
巨大的铁门锈迹斑斑,昭示着这片区域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。
张玉乐坐在后排,双手紧紧地绞在一起。
“就是前面那个路口,左拐就到了。”
徐帆看了一眼后视镜,张玉乐的脸色苍白,额头上的汗珠又冒了出来。
宇馨坐在副驾,正快速在平板电脑上调出玉杨路工业区的平面图。
手指在屏幕上滑动,标记出几个关键的监控位置。
卢明始终沉默着,审视着窗外衰败的景象。
车子最终在一栋毫不起眼的灰色三层小楼前停下。
这栋楼比周围的厂房更显破旧,墙皮大片脱落,露出里面的水泥结构。
“就是这里。”
张玉乐推开车门,动作有些迟缓。
他带着几人走到一扇不起眼的铁门前,从口袋里掏出一大串钥匙,叮叮当当地翻找着。
钥匙和锁孔摩擦,发出一阵刺耳的金属声。
“咔哒。”
门锁弹开。
张玉乐推开了那扇沉重的铁门。
工作室的空间很大,由一整个厂房车间改造而成。
高高的天花板上悬挂着几排巨大的照明灯,但此刻并未打开。
光线从一排排高大的玻璃窗透进来,在地面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斑。
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,在光柱中缓缓舞动。
几十幅大小不一的画作或立在画架上,或靠在墙边。
大部分都还只是半成品,勾勒出扭曲的人体轮廓与怪诞的几何图形。
地面上随意散落着各种绘画工具。
用过的画笔、挤得干瘪的颜料管、沾满油彩的调色板,还有几把造型奇特的刮刀。
整个空间显得杂乱无章,却又透着一种独属于创作者的秩序感。
徐帆的目光快速扫过整个房间。
他的视线没有在那些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画作上过多停留。
而是仔细观察着地面,墙角,以及家具的摆放。
地面很干净,除了颜料滴落的痕迹,没有明显的拖拽或擦拭痕迹。
空气中没有血腥味,也没有消毒水之类的化学试剂味道。
“没有搏斗痕迹。”
徐帆走到一个画架旁。
戴着手套的手指轻轻拂过旁边的工具台,指尖上没有沾染到异常的灰尘。
“也没有被刻意清洗过的迹象。”
他站直身体,望向卢明。
“这里应该不是第一案发现场。”
卢明点了点头,表情凝重。
这个判断和他预想的一致。
他拿出手机,拨通了一个号码。
“老陈,是我,卢明。”
“对,有个现场需要你们过来一趟。”
“玉杨路工业区,三号楼,张亮科工作室。”
“对,就是那个画家。”
“好,尽快。”
挂断电话,卢明将手机收回口袋,目光重新投向这个空间。
勘察组的同事正在赶来的路上。
徐帆走到窗边,看着外面荒凉的景象。
“张玉乐说,他哥三天前就把自己关在这里闭关创作。”
“如果这里不是第一现场,那就意味着,在这三天里,张亮科很可能离开过工作室。”
徐帆转过身,看向卢明和宇馨。
“或者,凶手知道他闭关的习惯,在他离开工作室后将他杀害。”
“然后,凶手处理完尸体,在今天早上之前,又潜入了这间工作室。”
“目的,就是为了换掉那幅真正的压轴画作。”
宇馨接着他的话分析道。
“凶手对张亮科的创作习惯,画展的布置流程,甚至是作品的搬运时间都了如指掌。”
“这说明,凶手很可能是他身边的人。”
卢明的视线落在了旁边一直不敢出声的张玉乐身上。
“这间工作室的钥匙,除了你,还有谁有?”
张玉乐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愣。
他下意识地搓着手,眼神躲闪。
“还……还有一个。”
“是我哥的助理,叫李东海。”
“平时我哥闭关创作,都是他负责送饭送水,处理一些杂事。”
“所以,我哥也给了他一把备用钥匙。”
这个信息让案情的嫌疑人范围稍微扩大了一些。
“李东海的电话。”
卢明言简意赅。
“哦哦,好。”
张玉乐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,翻找了一阵,报出了一串号码。
宇馨将号码记录下来,准备进行下一步的追踪调查。
徐帆没有参与他们的对话。
他的注意力被墙角的一个实木储物柜吸引了。
那个柜子看起来很普通,样式老旧,和他父亲那个年代的家具差不多。
但有些东西,就是不太对劲。
他缓缓走了过去,蹲下身。
柜门与柜体之间,有一道细微的缝隙,并不完全闭合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