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祠堂门对尖角,子孙三年不振(1/2)
泉州开元寺的钟声刚过辰时,林通就背着藤箱踏上了前往林厝村的路。清晨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,吹拂着道路两旁的木麻黄,树叶沙沙作响,像是在诉说着沿海村落的故事。林厝村坐落在泉州湾南岸,是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渔村,全村大半姓林,据说是明代从莆田迁徙而来的林氏分支。
“林师傅,这边!”村口的码头边,一个穿着蓝色渔褂的中年男人朝林通挥手。男人叫林水生,是林厝村的村主任,也是林氏宗祠的管事之一。他皮肤黝黑,手掌粗糙,布满了常年拉网留下的老茧,脸上带着明显的焦虑。“可把恁盼来了!村里的事,再拖下去就真的要完了。”
林通跟着林水生往村里走,沿途的景象让他眉头微蹙。林厝村的房子多是依山而建的红砖厝,燕尾脊错落有致,本该是兴旺的景象,可不少厝屋的门扉紧闭,墙头上长满了青苔,门前的石狮子也蒙着一层灰,透着一股衰败之气。“村里怎么这么冷清?”林通问道。
林水生叹了口气:“别提了。这三年来,村里的后生要么常年生病,要么出去打工找不到好活,就连读书的孩子,考试也总考不好。去年,村里的林阿强在海上捕鱼时,渔船撞上暗礁翻了,人没救回来;今年开春,林老伯的孙子考上了大学,却在开学前突然得了急病,现在还在医院躺着。大家都说,是宗祠的风水出了问题。”
说话间,两人来到了林氏宗祠前。宗祠坐落在村子的制高点,是一座三进三开间的闽南传统建筑,红砖墙体经过百年风雨的洗礼,泛着温润的暗红色,燕尾脊上的陶塑剪粘栩栩如生,雕刻着“双凤朝牡丹”“八仙过海”等图案。可走近一看,宗祠的大门却显得有些破败,门板上的油漆剥落,门环上锈迹斑斑,门前的石埕上长满了杂草,香炉里的香灰早已结块,显然很久没有好好打理了。
“这就是林氏宗祠?”林通停下脚步,目光落在宗祠大门上。大门正对着一条从村口延伸而来的马路,马路像是一把斜插的刀子,末端正好对着宗祠大门,路口还立着一根电线杆,上面架着尖锐的铁架,像是一把矛头,直指大门中央。“不好!”林通脸色一变,“这是‘尖角煞’!大门正对马路尖角和电线杆铁架,煞气直冲祠堂,怎么能不出事?”
林水生连忙问道:“林师傅,这‘尖角煞’很严重吗?”林通点点头,从藤箱里拿出罗盘,放在门前的石埕上。罗盘的指针疯狂地转动着,边缘泛着淡淡的黑气,久久不能稳定。“非常严重!”林通沉声道,“祠堂是家族的根,‘祠堂风水决定家族兴衰’,大门是气口,负责纳气。现在大门正对尖角,煞气从气口涌入,扰乱了祠堂的气场,家族子孙自然会受影响。‘门对尖,人歹运;门对路,心惶惶’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”
他指着马路和电线杆,继续说道:“这条马路斜插而来,形成‘路冲煞’,加上末端的尖角和铁架,煞气倍增。煞气主凶,影响健康、财运和功名,所以村里的后生才会多病、经商失败、考试落榜。再这样下去,不出五年,林氏家族怕是要彻底衰败。”
林水生听得脸色苍白,连忙说道:“林师傅,恁一定要想想办法啊!我们已经请过几个风水师了,有的说要在门前种树,有的说要挂镜子,可都不管用。”林通摇了摇头:“种树挡不住这么强的煞气,普通的镜子也化解不了。祠堂的风水讲究‘藏风聚气’,大门必须开阔无遮挡,忌路冲、忌尖角、忌大树压顶。现在你们的祠堂,不仅门对尖角,门前的明堂也被杂草占了,聚不了气,怎么能兴旺?”
就在这时,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过来,他们是林氏家族的族老,其中最年长的林伯公已经九十岁了,是家族里最有威望的人。“林师傅,恁说的是真的?”林伯公颤巍巍地问道,“这祠堂是祖上留下来的,已经有两百年了,以前一直好好的,怎么突然就风水不好了?”
林通解释道:“伯公,以前这条马路是条小路,没有电线杆,也没有尖角,所以没事。后来马路拓宽,又立了电线杆,才形成了‘尖角煞’。风水是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,‘人若不顺,先看厝,再问天’,环境变了,风水格局自然就变了。”他从藤箱里拿出一本祖传的《祠堂风水要诀》,翻开其中一页,递给林伯公:“您看,这里面写得很清楚,‘祠堂门忌冲尖,冲则子孙衰;门忌对直路,对则财运散’,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。”
林伯公戴上老花镜,仔细看了看,叹了口气:“原来是这样。那恁说,该怎么解决?”林通说道:“有两个办法。一是重修祠堂大门,调整朝向,避开尖角和路冲;二是在门前设立‘石敢当’和‘八卦凸镜’,‘石敢当,镇百煞,挡灾殃’,八卦凸镜能反射煞气,两者结合,能暂时化解一部分煞气。但最好的办法还是重修大门,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”
“重修大门?那得花不少钱啊!”一个族老说道,“村里的后生大多在外打工,家里都是老人和孩子,哪有那么多钱?”另一个族老也说道:“而且祠堂是祖上建的,动大门是不是对祖宗不敬?万一触怒了祖宗,怎么办?”林通说道:“‘做风水,先问神,后问人’,我们可以先去祠堂里拜祖宗,掷筊问神,看看祖宗同不同意。至于钱,可以发动家族里的人集资,在外打工的后生们应该也愿意为家族出力。”
林伯公点了点头:“好,就按恁说的做。先拜祖宗,掷筊问神。”众人走进祠堂,祠堂内供奉着林氏祖宗的牌位,牌位前的供桌积着一层灰。林水生拿出三牲、香烛,摆放在供桌上。林通点燃香烛,对着牌位拜了三拜,说道:“林氏列祖列宗在上,今祠堂门对尖角,煞气冲宅,子孙衰微,恳请列祖列宗指示,是否同意重修大门,调整朝向,以保家族兴旺?”说完,他拿起筊杯,扔在地上。
“圣筊!”众人欢呼起来,筊杯一正一反,稳稳落地。林伯公激动地说道:“祖宗同意了!我们重修大门!”族老们也纷纷点头,不再犹豫。林水生说道:“我这就联系在外的后生,发动集资。林师傅,重修大门的事,就拜托恁了!”林通说道:“放心,我一定帮你们选个好朝向,保证祠堂风水变好,子孙兴旺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,林通在村里忙碌起来。他每天都在祠堂周围勘察,确定大门的新朝向,绘制重修图纸。林水生则忙着联系在外的族人,筹集资金。让他意外的是,族人们听说要重修祠堂大门,都非常支持,纷纷捐款,有的捐几百,有的捐几千,还有几个在外经商的族人,一下子捐了几万。不到三天,就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。
动工的日子定在三天后的辰时,林通特意选了个吉日良辰。动工前一天,林通带着族人在祠堂前清理明堂,拔除杂草,平整土地。大家干劲十足,有说有笑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“等大门修好了,村里的后生肯定能越来越好。”“是啊,我孙子明年就要高考了,希望能考个好大学。”“我儿子在外面打工,一直没找到好活,要是风水好了,说不定能找到好工作。”
就在这时,一个村民匆匆跑来说:“水生主任,林师傅,不好了!祠堂门口贴了一张匿名信!”众人连忙跑到祠堂门口,只见大门上贴着一张黄纸,上面用毛笔写着:“动祖祠,就是动祖宗风水,小心遭报应!谁要是敢动工,谁就会倒大霉!”林水生气得脸色发白:“是谁这么缺德!竟然写这种东西!”族老们也很生气:“肯定是村里的闲杂人等,见不得我们家族兴旺!”
林通拿起匿名信,仔细看了看,发现字迹很潦草,像是故意掩饰身份。他皱了皱眉:“这封信不简单,不像是普通村民写的。你们村里有没有和林氏家族有矛盾的人?或者最近有没有陌生人来过?”林水生想了想:“村里的人大多姓林,没什么大矛盾。不过前几天,有几个外地口音的人来村里打听祠堂的事,说是想拍纪录片,我也没在意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