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闽南风水传奇 > 第99章 踵事增华,守护永续

第99章 踵事增华,守护永续(2/2)

目录

陈奇早已胸有成竹:“准备布设‘四海安澜阵’!”风水师们迅速行动,从海警船上搬下四尊半人高的妈祖石雕像——这是湄洲岛天后宫特意供奉的“镇海神像”,经两岸信众共同祈福加持;同时准备好艾草、朱砂和青阳石粉末。

四、四海安澜,煞气尽散

在货轮倾倒“人工煞源”的海域中心,四尊妈祖石雕像被分别沉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,形成正方形的阵局;陈奇带领两岸的风水师,乘坐冲锋舟围绕阵局航行,将艾草、朱砂与青阳石粉末混合后撒入海中,口中共同诵念《妈祖护海咒》:“湄洲圣母,海国安澜;驱散邪祟,护我龙脉;两岸同心,四海升平!”

阳光洒在海面上,随着咒语声响起,四尊妈祖雕像周围泛起淡淡的金光,海水的黑色油污逐渐消退,刺鼻的气味也慢慢消散。陈奇手中的“气脉追踪罗盘”显示,周围的阴煞指数从7.5降至2.0,恢复到安全水平。

宝岛海巡艇的队长登上陈奇的船,伸出手:“这次多亏了两岸的及时联动,尤其是你们的‘护脉App’和风水净化技术,比五年前又有了很大进步,真正做到了‘踵事增华’!”

陈奇紧紧握住他的手:“龙脉相连,海域共护,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。接下来,我们可以探讨在宝岛海峡建立‘联合气脉监测站’,实现数据实时共享,提前预警风险。”

海面上,闽南与宝岛的巡逻艇并排停靠,船员和风水师们互相挥手致意,朝阳的光芒洒在他们身上,与海面上的金光交织在一起,宛如一条连接两岸的光带。这一幕被随行的记者拍下,迅速传遍两岸,成为“两岸同心护脉”的又一见证。

五、批注要义,继往开来

当晚,泉州开元寺的联盟办公室内,灯光依旧亮着。陈奇坐在林通生前用过的书桌前,翻开泛黄的《风水要义》,在最后一页写下新的批注:“护脉非一人之事,非一代之功。林老毕生践行‘风水即和平’之道,以传统为根,开护脉之先河。今余承其志,当以科技为翼、以民心为魂、以两岸为桥,踵事增华,将护脉事业推向新境。护脉者,护山川之脉,亦护文化之脉、民族之脉,唯守正创新、薪火接力,方能护佑永续和平。”

写完,他合上书本,目光落在桌角的一张照片上——那是五年前他与林通、陈建国在七星护脉阵前的合影,照片上的林通笑容慈祥,眼神中满是期许。这些年,联盟已建立起“传统风水+现代科技+全民参与+两岸协同”的成熟护脉体系:“护脉App”用户突破2000万,新增“AI预警”“跨境协作”模块;“两岸龙脉联合保护基金”累计投入15亿元,支持了50余个护脉创新项目;闽南与宝岛的青年护脉交流活动常态化开展,培养了上千名既懂传统又通科技的青年人才。

这时,门被轻轻推开,林小雅敲门进来,带来了最新的气脉监测报告和一封邮件:“泉州港外海的阴煞已完全净化,各阵眼数值正常。另外,贵州苗疆的‘蛊术文化研究中心’发来邮件,说他们那里近期出现异常气脉波动,疑似与古老邪术有关,想邀请我们派专家过去协助勘察,邮件署名是甄灵,据说她是当地知名的蛊术研究者,对风水与蛊术的结合有深入研究。”

陈奇接过邮件,看到“甄灵”这个名字时,心中泛起一丝好奇——苗疆蛊术与闽南风水虽属不同体系,但都与气脉、民俗紧密相关。他沉吟道:“苗疆的情况听起来不简单,下个月的研讨会结束后,我亲自过去看看。”

林小雅笑着说:“正好可以拓展我们的护脉领域,也是‘踵事增华’的一部分。说不定还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呢。”

陈奇点点头,将邮件收好,心中对未来的护脉之路充满了期待。

六、钟声回荡,未来可期

深夜,泉州古城的夜空格外宁静。开元寺的钟声、镇龙塔的铜铃、晋江的涛声交织在一起,宛如一首和谐的乐章,回荡在闽南的大地上。陈奇站在开元寺的露台上,望着远处的宝岛海峡——海面上灯火点点,那是两岸直航的货轮和渔船,在夜色中穿梭不息。

五年间,闽南的龙脉愈发稳固,两岸的交流愈发紧密:“两岸龙脉文化交流周”已举办五届,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;《闽南龙脉文化保护条例》的实施成效显着,重点保护区域内的生态和文化环境得到极大改善;越来越多的宝岛青年来闽南学习风水文化,成为两岸和平的使者。而他自己,也在守护龙脉的过程中不断成长,从当年的青涩青年,蜕变为沉稳睿智的领导者。

他想起林小雅提到的苗疆之行,想起邮件中“甄灵”这个名字,想起那些尚未探索的未知领域,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。护脉之路没有终点,从闽南的七星护脉阵到宝岛海峡的海域守护,再到未来可能面对的苗疆诡异谜团,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“踵事增华”的机会。

远处的朝阳缓缓升起,金色的光芒照亮了闽南的大地,也照亮了宝岛海峡。新的一天开始了,陈奇转身走下露台,准备迎接新的挑战。他知道,只要坚守初心、守正创新,只要两岸同胞同心协力,护脉事业就会永远“踵事增华”,和平的希望就会永远在这片土地上绽放。而那些即将开启的新旅程,也必将为这份使命增添更丰富的内涵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