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尘缘寻仙 > 第45章 聚宝阁内藏玄机,共修破浪潮声急

第45章 聚宝阁内藏玄机,共修破浪潮声急(2/2)

目录

“这位是铁山船长。”温掌柜介绍道。

铁山放下錾子,大步上前,手掌比寻常人宽半截,老茧跟礁石似的。他打量着刘源的灵甲,又瞅了瞅阿蛮的骨刀,突然指着船底裂缝:“瞧见没?去年跟‘鬼牙礁’撞了下腰,裂了半尺宽,补了三次都跟糊纸似的,风浪一大就哭爹喊娘。”

刘源俯身查看,龙骨是百年铁木,表面金纹淡得快看不见了,裂缝处霉斑跟雀斑似的。他伸手按上去,掌心血珠红光缓缓渗入,霉变的地方竟泛出淡淡的金:“这木头底子不错,就是缺了灵力滋养,跟饿坏了的壮汉似的。”

“试试这个。”铁山从工具箱掏个陶罐,里面装着粘稠的银色液体,“赤礁岛特产的‘灵胶’,混了妖兽内丹粉熬的,就是硬得能硌掉牙,寻常人捏不动。”

刘源刚要伸手,阿蛮拦住他:“我先来给它松松筋骨。”她拔出骨刀,往船板缝里撒了些绿色粉末,那是南洋“韧藤”磨的粉。随着她指尖灵力催动,粉末突然冒嫩芽,顺着裂缝生长,在木头上织成细密的绿色网纹,原本僵硬的木材竟微微颤动,跟伸懒腰似的。

“好本事!”铁山看得眼睛瞪得像铜铃,“这比用铁箍捆着舒服多了,跟给船穿了件弹力衣似的!”

刘源趁机取灵胶,掌心泛冰火两色光。寒冰之力让灵胶保持粘稠,火焰之力融化内丹粉末,把灵力搅得匀匀的。他捏着灵胶填裂缝,红线跟绣花针似的穿梭,把绿色藤蔓与灵胶缝得严严实实,动作比绣娘还灵巧,看得铁山直咋舌:“小伙子这手艺,去绣坊当绣娘都饿不着。”

蓝屿也没闲着,指挥护卫搬来烘干的铁木板材,用灵泉水洗船底霉斑,边洗边念叨:“这船底脏得,比黑礁那帮人的良心还黑。”

夕阳透过船坞顶棚照进来,在甲板上投下斑驳光影,铁器碰撞声、木槌敲打声混着三人笑谈声,跟奏乐似的。

夜幕降临时,船底裂缝基本补好了。刘源擦额头的汗,灵甲沾了不少木屑和灵胶,倒像披了件花马甲。阿蛮培育的藤蔓变成深绿色,跟铁木纹理融在一起,用手敲敲,响声沉闷得像老黄牛喘气,显然结实得很。

铁山提盏油灯照船底,看着那些泛着淡淡灵光的补丁,突然对着“破浪号”深深鞠一躬:“老伙计,委屈你了。再过两天,带你去迷雾海沟蹦迪。”

油灯光芒在船板上晃,映出无数细密刻痕——那是“破浪号”多年闯风浪的印记。刘源望着刻痕,突然觉得这旧船像位沉默的老友,肚子里装着满船的故事。

“还差船底的防水符咒。”铁山从怀里掏几张泛黄的符纸,上面纹路淡得快要看不见,“当年画符的老道士飞升了,现在的炼气士画的符,连脸盆都防不住。”

阿蛮接过符纸,指尖抚过纹路,突然笑了:“这符咒底子跟南疆的‘避水咒’像亲戚,就是用的灵力不同。刘源,借你红线当画笔。”

刘源立马放出红丝,阿蛮把草木灵力注进去,红丝顿时泛青绿色,跟染了色的棉线似的。她握着红线在符纸上重描,原本模糊的纹路渐渐清晰,还多了些藤蔓状分支。画到最后一笔,符纸突然亮绿光,飘到船底自动贴牢,绿光渗入木中,竟在水面映出层淡绿膜,连滴水珠都渗不进去。

“成了!”铁山哈哈大笑,从船舱抱出坛酒,“今晚不醉不归!明天修船帆,后天一早,让黑礁那帮孙子看看,谁才是真正的浪里白条!”

夜色里的船坞格外静,只有海浪拍岸声和远处偶尔的钟声。刘源靠在船舷上,看阿蛮和铁山讨教航海技巧,流萤鱼在琉璃盏里欢实得很,蓝光映着她带笑的眉眼,比任何星光都亮。他突然觉得,这两天修船的时光,竟比一路奔波还踏实。

而船坞外的阴影里,一双独眼正透过栅栏缝,死死盯着“破浪号”的灯光,嘴角勾出抹阴狠的笑。黑礁的人,鼻子果然比狗还灵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