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幻次元 > 活佛济公第四部 > 第133章 毒蛊迷心缠恩怨 济公巧解百年仇

第133章 毒蛊迷心缠恩怨 济公巧解百年仇(1/2)

目录

灵隐寺的暮鼓刚敲过,济公就拎着酒葫芦蹲在山门外的老槐树下,就着夕阳啃炊饼。忽闻一阵马蹄声从山下疾驰而来,尘烟里滚出辆染血的马车,车帘被风掀开,露出张青紫的脸——正是钱塘县县令周文渊的独女周若彤,她怀里抱着个青铜小鼎,裙摆上沾着黑褐色的黏液,像是刚从泥潭里爬出来。

“济……济公大师!救命!”周若彤跌跌撞撞滚下车,刚落地就“噗通”跪下,青铜鼎“哐当”砸在地上,鼎口飘出缕黑紫色的雾气,闻着让人头晕目眩。

济公嚼着炊饼,眯眼瞅着那青铜鼎,酒葫芦往腰后一塞:“小娃娃,你这鼎里藏着‘情蛊’啊,看你这脸色,是被蛊虫缠上了?”

周若彤身子猛地一颤,眼泪混着冷汗往下淌:“大师真乃神人!三日前我去城南古宅寻祖传的玉佩,见案上摆着这青铜鼎,鼎里插着支凤钗,我一时好奇就拔了出来……可自打鼎儿进府,我就夜夜梦见个穿红衣的女子,她掐着我的脖子说‘拿了我的钗,就得替我死’!今早起来,我娘突然疯了,拿着剪刀追着我喊‘妖女,还我女儿命来’,府里的丫鬟也个个眼神发直,嘴里念叨着‘百年恩怨,该清了’!”

济公摸了摸青铜鼎,指尖刚碰到鼎身就“嘶”地缩回来,酒葫芦“咚”地砸在地上:“好重的怨气!这哪是什么祖传古鼎,是‘锁魂蛊鼎’!那红衣女子不是鬼,是百年前被埋在古宅下的‘蛊娘’,凤钗是她的本命法器,你拔了钗,就成了她的‘替罪羊’!”

话音未落,山下传来哭喊声,几个衙役抬着副担架往灵隐寺跑,担架上躺着个面色发黑的少年,嘴角淌着黑血,手腕上缠着根红绳,红绳上挂着个小小的木牌,刻着“祭蛊”二字。“济公正法!救救我们家公子!”少年的管家跪在济公脚边,“我们家公子是城西富商柳万山的独子柳云飞,今早去周府送聘礼,刚进门就被周小姐的娘拿剪刀捅了,还说‘柳家欠我们周家的,该还了’!”

济公掀开少年的衣襟,只见胸口除了剪刀伤口,还印着个和青铜鼎上一模一样的蛊纹,纹路周围的皮肤已经发黑,像是被毒素侵蚀。他从怀里摸出片干枯的荷叶,蘸了点酒葫芦里的酒,往蛊纹上一贴,少年“哇”地吐出口黑血,眼睛总算能睁开条缝。

“来不及细说!”济公抓起青铜鼎,酒葫芦往肩上一甩,“周小娃娃,你立马回府,用糯米洒在你娘房门口,再把我这荷叶贴在她额头,千万别让她碰那凤钗!柳管家,你带衙役去城南古宅,把宅子里的土挖三尺,看看是要出人命!”

周若彤不敢耽搁,爬起来就往马车跑,柳管家则带着衙役扛着锄头往城南赶。济公拎着青铜鼎,踩着醉步往周府走,路过巷口时,看见几个百姓眼神空洞地往周府方向走,嘴角挂着诡异的笑,手腕上都缠着红绳——是被蛊娘的怨气操控了!

“阿弥陀佛,洒豆成兵,佛珠驱邪!”济公从怀里摸出一把佛珠,往空中一抛,佛珠散开,正好落在每个百姓的额头。佛珠碰到额头,立刻发出“滋滋”的声响,百姓们浑身一颤,眼神渐渐清明,红绳“啪”地断成两截。

“我……我怎么在这儿?”一个百姓揉着脑袋,“刚才在家吃饭,听见有人喊‘百年恩怨,该清了’,就像着了魔似的往周府跑……”

济公收回佛珠,脸色凝重:“蛊娘的怨气已经能操控活人了,再晚一步,整个钱塘县的人都要变成她的傀儡!快走!”

终于到了周府,府门大开着,里面静得可怕,只有女子的哭声从后院传来。济公一脚踹开府门,只见院子里的花草全枯死了,地上画着个巨大的蛊阵,阵眼处插着那支凤钗,周夫人披头散发地跪在阵中央,手里拿着剪刀,对着自己的胸口,嘴里念叨着“柳家欠我的,周家欠我的,今日就用血来还”。

“周夫人!住手!”济公大喝一声,酒葫芦往空中一抛,葫芦口喷出团火焰,直扑阵中的凤钗。

周夫人却不慌不忙,抬手一挥,蛊阵里的黑紫色雾气突然凝聚成个红衣女子的虚影,女子面色惨白,眼睛里冒着绿光,手里拿着根红绳,朝着济公扑来。“济癫!我等了一百年,终于等到有人拔了我的凤钗,今日我就要让周柳两家血债血偿,你敢坏我好事!”红衣女子的声音又尖又细,透着股蚀骨的寒意。

济公笑着掏出蒲扇,对着虚影一扇,扇出阵狂风,把虚影吹得东倒西歪:“就你这百年的怨气,也敢在爷爷面前装神弄鬼?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谁?你是百年前柳家的丫鬟红儿,因和周府公子私通,被柳老爷活埋在古宅下,还下了情蛊,让你永世不得超生!”

红衣女子浑身一颤,虚影开始扭曲:“既然被你识破,那我就不装了!”她猛地抓起周夫人,红绳缠在周夫人的脖子上,“周若彤是周府的血脉,柳云飞是柳家的血脉,当年周柳两家害我,今日我就要用他们的命,解我百年怨气!”

说着,红衣女子摇动凤钗,院子里的枯枝突然腾空而起,朝着济公砸来。济公不慌不忙,蒲扇一摆,枯枝全被扇到一边,他趁机跳到蛊阵旁,抓起地上的佛珠,往阵眼的凤钗上一缠:“阿弥陀佛,百年恩怨,何必执着?你本是良善女子,只因被情所伤、被冤所缠,才成了这副模样,今日我就帮你解了这情蛊,了却这百年仇!”

佛珠碰到凤钗,立刻发出金光,红衣女子惨叫一声,凤钗掉在地上,虚影开始消散。“不可能!这情蛊是柳老爷用我的心头血炼的,怎么可能被化解!”红衣女子捂着胸口,眼神里满是不甘。

“你只知情蛊能缠人,却不知情蛊最忌‘善念’!”济公笑着把酒葫芦里的酒洒在青铜鼎上,酒液碰到鼎身的蛊纹,竟燃起金色的火焰,“当年埋你的老和尚留了后手,鼎底刻着‘解冤咒’,只要用至善之人的血或佛法加持,就能化解情蛊!周若彤拔凤钗时没害你,柳云飞救你时没伤你,他们的善念,就是解蛊的钥匙!”

红衣女子这才明白过来,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:“我恨了一百年,竟不知……原来早就有人能解我的仇……”她看着周若彤,又看了看被衙役扶进来的柳云飞,虚影渐渐变得透明,“周小姐,柳公子,对不起,是我执念太深,害了你们……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