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幻次元 > 活佛济公第四部 > 第170章 灯痕织梦·线接千程

第170章 灯痕织梦·线接千程(1/2)

目录

榕树下的玉绣坊里,阳光透过雕花窗棂,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穿蓝布围裙的妇人——正是孩子们口中的“玉绣坊主”林秀——正将最后一片碎玉嵌进木框。那些从沉船礁捞起的玉器碎片,被她用细如发丝的银线固定,拼出一幅残缺却温暖的“归帆图”:半艘船、几片帆,还有远处模糊的灯塔轮廓。

“这银线得用薄荷水浸过才不招虫。”林秀指尖捻着线,对围在旁边的孩子们笑,“你们看,这片刻着‘航’字的玉牌,刚好能补在船舵的位置。”八岁的小石头踮脚看着,手里攥着那枚莲花玉佩,忽然说:“娘,这玉上的纹路,和苏大娘绣的平安结好像!”

林秀揉了揉他的头:“因为好东西的根儿都是一样的——心里得有念想。”她望向窗外,江面上正有艘白帆小船驶过,船头立着个熟悉的身影,正挥手朝绣坊这边笑。

是苏航。他刚把船停在码头,怀里抱着个沉甸甸的木盒,里面是客栈灶上温着的鱼胶,还有苏大娘新绣的“海丝平安符”。“林嫂子,孩子们说您这儿缺个烧火的,我来搭把手!”他把木盒放在桌上,瞥见那幅嵌玉的“归帆图”,突然愣住——图中灯塔的轮廓,竟和归帆客栈横梁上那盏珊瑚红灯笼一模一样。

“这灯塔,是按记忆里的样子拼的。”林秀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“当年你苏大伯就是看着那盏灯归港的,可惜……”她指尖划过玉片边缘的裂痕,“台风把灯柱刮倒时,他为了护那盏灯,被压在了

苏航忽然想起什么,从怀里掏出块皱巴巴的布——是上次帮老张修船时,在礁石缝里捡到的,上面绣着半截灯笼穗,针脚和林秀此时穿的银线如出一辙。“这个,您认得吗?”

林秀展开布片,眼眶一下子红了:“这是我给你大伯绣的护腰布……他总说,跑船的人腰得护住,不然撑不起帆。”布片上的灯笼穗只绣了三分之一,线头还留着个小小的结——那是她当年教苏大娘绣平安结时,特意留的“定心结”。

孩子们凑过来看,小石头突然指着布片角落:“娘,这上面有个小月亮!”果然,布纹里藏着个用银线绣的月牙,和玉绣坊窗棂上的月牙雕纹完全重合。

“是‘守月纹’。”林秀轻声说,“以前港口的灯笼都刻这纹路,说月亮能引航。你大伯总笑我迷信,却每天把这布片揣在怀里……”

正说着,门外传来铃铛响——是沈知砚带着几个匠人来了。“林嫂子,按您画的图纸,灯塔模型做好了。”他身后的木箱打开,露出个精巧的木塔,塔顶嵌着块圆玉,阳光照上去,折射出的光斑在墙上拼出完整的“守月纹”。“这玉是用沉船礁捞的碎玉熔的,能聚光,夜里亮得很。”

匠人给木塔装灯芯时,苏航突然发现,塔基的纹路和归帆客栈的地基纹丝合缝。“沈先生,这塔……”

“是按归帆客栈的比例缩的。”沈知砚笑着拧亮灯芯,“苏大娘说,得让灯塔和客栈的灯‘认亲’,就像当年你大伯守灯塔,她守客栈,两处的灯从来没暗过。”

灯芯亮起的瞬间,墙上的“守月纹”突然活了——光斑在地上游走,拼出条蜿蜒的线,一头连着木塔,一头指向绣坊后院。孩子们顺着光跑过去,推开后院那扇锈迹斑斑的门,里面竟藏着座石砌的小灯塔,塔身刻满“守月纹”,顶端的灯座是空的。

“这是当年的老灯塔底座。”林秀的声音带着颤,“台风后大家都说该拆了,我没舍得……”

苏航突然想起什么,飞奔回码头,从自己船上抱来个旧灯座——是上次修船时,从苏大伯的沉船里捞的,上面刻着同样的纹路。他把灯座安在石塔上,严丝合缝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