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李达康的后知后觉(2/2)
就在赵达功挂断电话后不久,沙瑞金的手机再次响起,这次是李达康。
李达康在电话里,用沉痛的语气向沙瑞金汇报了大风厂的突发事件,并对自己工作方式简单、急于求成,导致矛盾激化进行了深刻检讨。
沙瑞金听着他的检讨,语气平静,听不出什么情绪,只是淡淡地说:“达康同志,你的检讨,我听到了。具体的情况,赵达功同志已经向我汇报过了。明天我回京州,有些话,就留到明天的常委会上再说吧。”
这平静的语气和常委会上再说的表述,让李达康的心猛地一沉,他知道,这次的事情,绝不可能轻易过关了。他心情沉重地挂断了电话。
现场基本处置妥当,各部门人员仍在按计划进行后续工作。赵达功看到李达康独自一人站在不远处,望着已被清理平整的空地发呆,想了想刚刚从现场其他人口中了解的,之前冲突最激烈时,祁同伟对李达康的建议,便走了过去。
“达康同志,”赵达功语气平和,带着一丝同事间的关心,“忙了一晚上,辛苦了。有句话,不知当问不当问。你在我印象里,党性原则很强,工作能力更是有目共睹,做事一向冷静有章法。可今天晚上,感觉你有些过于急切了?是不是最近工作压力太大了?”
这礼貌的询问,像一把钥匙,瞬间打开了李达康反思的闸门。
他仔细回溯今晚的每一个细节,从接到汇报赶到现场,到祁同伟不断地在他耳边强调“必须强拆”、“不能示弱”、“影响项目大局”,自己原本的犹豫和顾虑,在祁同伟一次次的形势分析下,一步步被焦虑和必须立刻解决问题的冲动所取代,最终险些下达了无法挽回的命令。要不是赵达功刚好赶到,一旦自己下令鸣枪清场,后续就没办法收场了。
现在冷静下来一想,祁同伟才是整个晚上最积极怂恿、最迫切希望看到强拆发生的人!他利用了自己急于在沙瑞金回来前稳定局面的心理,想借自己的手,快刀斩乱麻地除掉大风厂这个隐患,而一旦出事,下命令的是自己李达康,承担主要责任的也是自己,他祁同伟却可以置身事外!
想通了这一点,李达康心中一阵发冷。
他看向赵达功,脸上挤出一丝复杂的笑容,语气带着几分自嘲和冷意:“感谢赵省长的关心。也许不是压力大,是被人当了枪使还不自知。恐怕是有人,怕我抢了他老师的位置和风头,迫不及待地想看我犯错吧。”
他说完,目光冷冷地扫过远处正在指挥警力收队的祁同伟,不再多言,对赵达功点了点头,便转身坐上自己的专车,消失在夜色中。
赵达功看着李达康离去的身影,又瞥了一眼不远处的祁同伟,心中对汉东这潭水的深浅,有了更直观也更凛冽的认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