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经济汇报(2/2)
“在安全生产方面,虽然京州能源集团一直强调坚守底线,但其下属的京隆矿不久前刚发生过严重的透水事故,暴露出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漏洞和历史欠账。”
“此外,集团还面临着冗员负担重,‘企业办社会’职能剥离不彻底等问题。一些老的矿区,依然承担着供水、供电、供暖甚至社区的物业管理,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补贴性投入,严重拖累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。其中5年前筹措5亿资金改善矿工居住条件,顺势解决供水供电供暖的负担问题,厘清企业后勤负担,但是始终没能开工。”
“最近,我们了解到,京州能源集团管理层也在积极探索突围之路,比如尝试向煤电一体化、新能源领域转型,甚至研究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可能性。但转型需要巨额投入和新技术支撑,在当前的资金状况下,可谓困难重重。”
赵达功听完,沉默了片刻,会议室里只剩下空调运行的微弱声音。他回想起京隆矿救援现场看到的那些焦虑的矿工,以及矿区旁破败的棚户区。
“也就是说,”赵达功缓缓开口,语气沉静却带着分量,“京州能源集团目前正面临市场下行、债务高企、安全压力、社会负担和转型迷茫这五大困境的交织。可以说,它正处在‘度危求进’的关键节点。如果我们政府不加以引导和支持,单靠企业自身,很可能难以实现‘逆势突围’。”
周宝瑞点头称是:“赵省长总结得非常到位。情况确实如此。”
“好了,情况我基本了解了。”赵达功合上手中的笔记本,做出了指示,“保华同志,你们发改委牵头,会同省国资委、财政厅、金融办,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。针对京州能源集团以及省内其他几家面临类似困难的大型传统国企,进行一轮深入的摸底调研。我要看到真实的数据,听到真实的声音,搞清楚每个企业的‘病灶’到底在哪里。一周后,给我一份详细的评估报告和初步的应对方案。”
他特别强调:“调研要实,方案要细。既要考虑如何帮助它们摆脱眼前的困境,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,更要着眼于长远,为它们找到符合市场规律、具备可持续性的转型路径。”
“请赵省长放心,我们立刻落实!”钱保华郑重回应。
会议结束后,赵达功独自在办公室里踱步。
汉东省的经济表面数据尚可,但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已经凸显。
京州能源集团这个庞然大物的困境,只是冰山一角。
解决这些问题,不仅需要经济手段,更需要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和思维定式。他意识到,自己接下来的工作,除了在政法战线拨开迷雾,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,同样面临着一场艰巨的“突围”之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