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章 调易学习进京(2/2)
于是沙瑞金打电话叫来了纪委书记田国富和组织部长吴春林。
“国富同志、春林同志,关于京州市纪委的工作,我考虑了一下。”沙瑞金开门见山,“张树立同志性格软弱,在监督执纪方面,尤其是在面对京州复杂局面和时,显得力度不够,难以发挥应有的震慑作用。京州是我们汉东的省会,地位特殊,纪委书记的人选必须敢于坚持原则,敢于碰硬。”
吴春林心领神会:“沙书记的意思是?”
“我提议,调整吕州市开发区工委书记易学习同志,担任京州市委常委、纪委书记。”沙瑞金说出了他的决定,“易学习同志党性原则强,作风硬朗,在吕州开发区工作中展现出了很强的担当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由他去加强京州的纪检工作,我很放心。”
这番关于易学习的调动,沙瑞金也有着多重考量:其一,确实是为了加强京州,这个汉东核心区域的监督力量,替换掉在他看来过于软弱的张树立。其二,将易学习调离吕州开发区,可以避免他在后续月牙湖度假区开发和美食城改造过程中,因坚持原则而与妻子王惠引入的投资方发生直接冲突,扫清潜在障碍。其三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他看中了易学习的能力和品行,希望通过这次调动,将其纳入自己的核心班底进行培养。先放在京州纪委书记这个关键位置上历练,未来可视情况进一步提拔重用。
吴春林略一思索,便明白了其中深意,立刻表态:“沙书记考虑得很周全,组织部之前也有做过相关了解,易学习同志确实政治素质过硬,有原则,是合适的人选。组织部尽快启动考察和程序。”
田国富也表示:“省纪委没意见,易学习同志确实是很好的人选。”
而省政府那边,则是一片繁忙景象。在刘长生的坐镇和赵达功的强力推动下,省政府启动的经济维稳措施开始全面发力。
各级官员在高压下高效运转,对接企业,安抚投资商,落实金融支持政策。虽然彻底挽回信心尚需时日,但那种恐慌性下跌和项目停滞的势头,初步得到了遏制。省政府展现出的强大执行力和硬碰硬的姿态,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情绪。
赵达功的办公室内,他正仔细翻阅着秘书诸葛青云整理送来的关于静海市的详细资料,包括区位优势、土地资源、产业基础、交通规划等等。
“静海……紧邻沪市,土地储备丰富,基础设施也有一定基础。”赵达功的手指在地图上静海市的位置点了点,对恭敬站在一旁的诸葛青云吩咐道,“通知发改委、工信厅,让他们围绕我们之前确定的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两个方向,结合静海市的条件,做一份更详细的产业落地可行性分析报告。重点评估将这两个新兴产业园都放在静海的可能性。”
“是,赵省长。”诸葛青云迅速记录,“另外,按照您的指示,发改委那边报上来的近期所有重大投资项目信息,我都会第一时间筛选研判,重点关注投资方的背景、实力以及与省里产业规划的契合度。”
“嗯,”赵达功满意地点点头,“时刻关注,有任何重要动向,随时向我汇报。我们要确保,每一分能拉动汉东经济的投资,都能用在刀刃上,都能产生最大的效益。”
诸葛青云领命而去。赵达功站起身,走到窗边,俯瞰着楼下车水马龙。省政府在他的主导下高速运转,产业布局在悄然谋划,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,让他到汉东以来一直紧绷的脸上,终于露出了一丝掌控者的从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