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 政治交接(2/2)
他感到肩头一沉,同时也涌起一股被信任和托付的激动。
这番话,几乎是赤裸裸的政治嘱托和站队要求了。
张立平深知其中分量,他立刻挺直腰板,语气无比郑重和诚恳:“老领导,您的苦心我明白!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培养和提携,这次又为我的事劳心费力,您的恩情,我张立平这辈子没齿难忘!请您放心,我一定牢记您的嘱托,到了省里,绝对紧紧跟随赵省长的步伐,踏踏实实做事,清清白白做人,一切以经济发展大局为重,绝不参与无谓的政治斗争,绝不辜负您的期望!”
看到张立平如此表态,刘长生欣慰地点了点头,脸上露出了放松的神情:“好,你有这个认识,我就放心了。以后我到了帝都,山高水远,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时时指点你了。路,终究要你自己走。把握好方向,稳扎稳打,你的前途,不会止步于此。”
他顿了顿,仿佛想起什么,又补充道:“哦,对了,今天下午,我跟达功同志简单碰了个头。明天下午,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,其中一个重要议题,就是审议你们静海市和海陵市联合提交的《关于共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建设方案》。这个方案,要作为接下来全省产业升级的重点项目来推。”
刘长生看着张立平,语重心长:“你在静海工作了十几年,感情深,基础厚。在离开静海,到省里履新之前,一定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!把这个集群的框架搭起来,基础打牢固,这是功在当代、利在长远的大事!”
张立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责任感,他重重地点头:“老领导,我明白!我今晚回去就连夜部署,确保明天省政府的会议一旦通过决议,我们静海这边立刻就能与海陵市全面对接,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各项建设工作,绝不敢有丝毫懈怠!”
又在刘长生家里坐了一会儿,仔细聆听了一些老领导关于未来工作的零散叮嘱和人生经验,张立平见时间不早,便起身告辞。刘长生将他送到门口,用力地握了握他的手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离开省委大院,张立平没有停留,立刻让司机驱车返回静海。
夜色中,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既有对老领导即将离任的不舍与感慨,更有对未来新征程的憧憬与思考,但更多的,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。
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,为静海,也为自己的下一步,打下坚实基础。
第二天下午三点,汉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在省政府会议中心准时召开。
会议由省长刘长生亲自主持。
在按议程处理完其他几个议题后,会议进入了关于审议《静海市与海陵市共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方案》的环节。
省发改委主任周宝瑞首先就方案的编制背景、战略意义、总体目标、重点产业领域、空间布局、政策创新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,向与会各位副省长、秘书长和相关厅局负责人做了详细汇报。
刘长生在汇报结束后,率先表态,他高度肯定了静海、海陵两市主动作为、协同发展的思路,指出该集群建设对于汉东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,要求省政府各部门全力支持。
随后,与会人员纷纷发言。
负责工信、科技、财政等工作的副省长,均从各自分管领域出发,对方案表示了原则同意,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完善意见和建议。会场气氛积极而务实。
列席会议的市长赵毅然和海陵市市长韩斌,仔细聆听着每一位领导的发言,心中既紧张又期待。
当最后一位副省长发言完毕,刘长生将目光投向一直沉稳端坐的赵达功:“达功同志,这个方案前期你也倾注了很多心血,谈谈你的看法?”
赵达功微微一笑,首先肯定了方案的成熟度和可行性,认为这是汉东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步。接着,他强调了几个需要重点把握的方向:一是要坚持创新驱动。二是要优化营商环境。
最终,在刘长生的主持下,与会领导经过审议,一致认为方案思路清晰、目标明确、措施有力,符合汉东省发展实际和长远战略需求。
“好,既然大家都没有其他意见,”刘长生环视会场,声音洪亮地总结道,“那么,《静海市与海陵市共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方案》——原则通过!请发改委根据会上大家提出的意见,进一步修改完善后,按程序报批印发。
各相关部门、静海市、海陵市要抓紧对接,密切配合,确保方案尽快落地实施,早见成效!”
会场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这掌声,既是为这一重要决策的通过,也是为汉东省政府即将开启的新的经济发展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