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5章 桃李满园道不孤(2/2)
更有那因先前大战而道基受损、前路已断的修士,在听到某一句恰好契合其困境的道音时,浑身剧震,堵塞的经脉豁然贯通,破碎的道基竟开始自行修复,老泪纵横,朝着青云宗方向长叩不起。
“吾之道,不在高远,而在脚下;不在掠夺,而在守护;不在永恒不变,而在生生不息……”
陆凡的目光,仿佛看到了宇宙中每一个聆听的生灵。他看到了一颗荒芜星球上,一株小草如何在石缝中挣扎求存,看到了一个低级文明如何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团结,抵御天灾。这些微末的存在,其本身,就是“道”的体现。
道音袅袅,回荡不息。
诸天万界,无数星辰,无数生灵,无论种族,无论强弱,皆沉浸在这前所未有的宏大讲道之中。万灵来朝,并非指他们亲身来到青云宗,而是他们的意念,他们的感悟,与陆凡的道产生了共鸣,无形的愿力与道韵跨越时空,汇聚于此,使得这片星空成为了此刻万界的中心,法则最为活跃之地。
在这场波及整个宇宙的悟道盛宴中,一些身影,显得尤为突出。
那于边城立下宏愿,身怀守护剑意与浩然正气的书生,此刻正立于自己创办的书院讲台之上。下方学子如痴如醉,而他本人,周身浩然气与道音共鸣,冲天而起,竟隐隐在其头顶凝聚成一顶由正气与剑意交织的华盖虚影。他已明自身之道,非独善其身,而是以教化立心,以正气守护人间秩序。他的路,已然清晰。
更远处,一个名声不显的下界。名为“愚”的少年,资质依旧平平,悟性也谈不上出众。他未曾开宗立派,只是在一个小山村旁结庐而居。村民们只知他是个心善的哑巴少年(他谨记师尊“藏拙”之训,极少言语),时常帮人干活,却力气不济。然而,在道音响彻天地之时,愚儿正坐在田埂上,看着一只蝼蚁费力地搬运过冬的粮秣。道音入耳,他眼中并无顿悟的神光,只是看着那蝼蚁,若有所思。
他回想起师尊所授的《凡人苟道经》,不传神通,只传“活下去”的道理与坚韧的心性。他看着蝼蚁一次次跌倒,又一次次爬起,躲避着鸟雀的啄食,风雨的侵袭,只为将那微小的食物搬回巢穴,延续族群的生存。
“道在蝼蚁……”愚儿喃喃自语,脸上露出了淳朴而了然的笑容。他并未领悟什么惊天动地的法则,只是对“生存”本身,有了更深的理解。他起身,拍拍泥土,继续去帮村头孤寡老人挑水。他的动作依旧笨拙,步伐依旧缓慢,但每一步都踏得无比坚实。一种名为“坚持”与“守护”的微弱道韵,在他身上悄然凝聚、沉淀。假以时日,这股力量,或将开辟出一条迥异于常人的道路。
陆凡高踞青石,将宇宙众生的百态悟道尽收心底。他看到石乐志在太虚边缘,借助巡查符印,一边聆听道音巩固自身,一边开始尝试感应那些与新秩序律条相悖的细微波动;他看到赵铁柱于炼器之中印证大道;看到苏茹在医道上有了新的突破;看到无数陌生的面孔,因他今日一席话,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。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
他并未刻意培养势力,但他的道,他的理念,已通过这次讲道,如同种子般撒遍了诸天万界。这些种子,将在不同的土壤中,生根发芽,长出形态各异的植株,或许弱小,或许不起眼,但它们都承载着“自强不息”、“守护共存”的精神内核。
这便是传承。
道,不再孤悬于九天之上,而是真正落入了尘埃,落入了每一个求索者的心中。
讲道仍在继续,金莲遍地,道纹生灭。陆凡知道,新一代的强者,新的“变数”与“奇迹”,已在这片沃土中悄然孕育。而他,只需静观其变,如同园丁,看着园中万物,依其本性,自由生长。
星海璀璨,道音长存。一个属于众生,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,正伴随着这回荡三千界的讲道声,缓缓拉开序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