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幻次元 > 不灭星穹:47岁努力王者 > 第184章 星轨通途石 会指路的航道标

第184章 星轨通途石 会指路的航道标(2/2)

目录

“快到孢子源核心了!”陈晓峰对着通讯器大喊,破棋枪的光流劈开最后层暗物质,“那东西像个黑色的导航仪,表面爬满银色的错误坐标,每转一圈就吐出新的歧路信号!”

孢子源的核心是个旋转的黑航盘,上面刻着194个文明的“迷路符号”。陈岩刚靠近,黑航盘突然射出灰光,光里浮出各文明的迷路画面:华夏的星舰在星云里打转、蚀星的飞船撞向小行星、美丽国的探测器掉进黑洞……像本记录迷途的航海日志。

“晓雨,用航道信物砸核心!”他的光刃劈出银白的光河,挡住灰光的瞬间,“小星,注入第八道星痕能量——让所有文明的‘共航记忆’盖住迷路符号!”

晓雨甩出棒球棍,螺旋种子喷出的航道球在黑航盘上炸开。里面的画面像潮水般涌出来:194个文明在火星审定共航图的欢呼、月球净化晶前的航线宣誓、土星环共情晶丛里的航道交接仪式……灰光突然像被戳破的气球,缩回黑航盘里。

小星的第八道星痕突然爆发出强光。金色光流顺着航道光轨钻进黑航盘,迷路符号开始剥落,露出底下的共生纹——是各文明的导航员刻的,有歪歪扭扭的“通”字,有交缠的罗盘与金纹指针,像张拼贴的航道证。

“它们在自我瓦解!”小星突然笑了,“歧路孢子里混着太多‘想同路’的念头——华夏船长保存的蚀星航道笔记、硅基人备份的所有共航数据、美丽国普通人写的‘一起回家’请愿书,这些东西藏不住的!”

孢子源突然剧烈震颤。黑航盘炸成无数碎片,每片碎片上都缠着194色的光轨,像群被解放的航线,往通途石的方向飘。星云漩涡的灰雾在光流中消散,露出藏在暗物质里的航道网,每个节点都闪着正确的坐标,像张覆盖双子座的银网。

星轨舰返航时,晓雨趴在舷窗上看通途石。路标石已经完全展开,194种导航符号在石面拼成个“通”字,光轨顺着星轨往宇宙深处蔓延:华夏的罗盘纹缠着蚀星的金纹指针飞向星系,美丽国的星条坐标托着硅基的晶体航道钻进星云,像无数条永远相连的银带。

“母海说通途石会结果。”她数着石上的航道,华夏老船长教蚀星孩童看罗盘的画面、硅基导航员帮能量体人校准坐标的侧影、东倭领航员帮美丽国宇航员修正航线的瞬间……每个画面都在发光,“明年这些果会变成‘路糖’,含在嘴里就能看见所有文明的航道,甜得能让迷路的人找到家!”

硅基战队的晶元·光正在给路标石装“星际导航仪”。透明的仪器上印着194个文明的航道谱,他一边调试一边哼歌,晶体手指敲出的节奏里,混着蚀星歌谣的调子和华夏的童谣:“硅基母星的孩子说,要让光轨能穿过黑洞,以后就算在宇宙尽头,也能顺着星轨找到伙伴!”

陈晓峰的特战队在星云边缘捡孢子源碎片。每个碎片都在阳光下变成透明的航道标,他突然指着最长的那根笑道:“你看,这上面有歧路孢子的影子,现在变成了个小小的‘通’字——坏东西只要被正确的路磨透,也能变成指引的符号!”

傍晚的双子座航道,通途石的最后一缕光落在控制台的玻璃上。

玻璃上突然映出无数交织的航道:华夏的罗盘纹缠着蚀星的金纹指针、硅基的晶体航道嵌着美丽国的星条坐标、东倭的樱花航线绕着能量体的光带航道……像幅流动的星图。王振国的手杖轻敲控制台,室内传出补轨者的声音:“道路的意义不是独自畅通,是知道所有文明的航道能连成片,就像这路标石,194条路才拼出宇宙的通途。”

老人的白发在光流中飘动,他看着光轨里的坐标:“老祖宗说‘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’。宇宙再广,只要愿意沿着同条路走,再远的终点也能到达——那些航道交汇的地方,就是同行的起点。”

晓雨趴在最大的路标石旁,看着光轨里的坐标慢慢变暗。棒球棍的螺旋种子吐出张星轨信,上面写着母海的话:“最厉害的路,不是自己最直,是铺的时候,每个文明都敢给别人留条道,让光轨知道,谁的征途都不是孤零零的远。”

星云漩涡里的光轨突然发芽,嫩芽上顶着块小小的通途石,里面的航道符号还很淡,像两个刚踏上同路的朋友。远处,十二图腾柱的光流与星轨通途石的光轨交织成网,网眼处的星轨草正在结籽,每个籽上都刻着个小小的“路”字。

陈岩站在路标石中央,八道星痕在掌心轻轻闪烁。他知道,星轨的航道从来不是单行道——就像这片会指路的石头,不管是罗盘的银,还是星条的红,是金色的暖,还是银色的亮,只要愿意让航道碰一碰,就能在宇宙里织出连歧路孢子都拆不散的网,裹住所有同行的瞬间。

晓雨突然对着路标石大喊:“明天还会有星轨通途石吗?我们还想和所有文明走遍宇宙的路!”

双子座航道的星轨柱突然集体发亮,像是在点头。整片路标石突然亮起,无数光轨在半空拼出个巨大的“路”字,笔画里缠着194种光,像无数条路在同个宇宙里延伸,在星尘的微光中闪着温柔的光。

而那块最早发黑的路标石,此刻正立在航道起点,华夏的罗盘纹与美丽国的星条坐标已经完全融成金色的光轨,像条永远畅通的大道,在光轨的流动声里,永远向前延伸,像在说:

路,只要愿意一起走,再远也能走到头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