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墟界说书录 > 第15章 王浩的“理性分析”

第15章 王浩的“理性分析”(2/2)

目录

“至于落尘镇周围……”老周头浑浊的目光扫过窗外浓重的黑暗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弄,“除了黄沙、砾石、几丛耐旱的荆棘,还能有什么?想找灵草?”他枯瘦的手指轻轻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,“不如去黑石城的大药铺碰碰运气,或许……能买到一片风干了几十年的‘凝露草’叶子渣子?那价钱,够买下十个落尘镇。”

这冷水泼得毫不留情。王浩眼中狂热的光芒黯淡了几分,现实的冰冷如同潮水涌上。但他并未放弃,反而更加执着于那些具体的“科学特征”:“周爷爷,那除了颜色、温度这些外在表现,灵草内部结构是不是也有不同?比如细胞壁更坚韧?叶绿体……呃,就是那种让植物变绿的东西,是不是有特殊变异?或者含有特殊的能量传导物质?”

老周头看着王浩那副不依不饶、试图用他那套“细胞”、“叶绿体”理论解剖天地造物的样子,浑浊的眼底深处,那丝极淡的笑意似乎扩大了些许,化作一种难以言喻的……悲悯?

他枯瘦的手指缓缓摩挲着《墟界仙踪》泛黄的书页边缘,那粗糙的触感仿佛在提醒着什么。

“知其然……”老周头的声音低沉下去,带着一种仿佛来自远古的悠远和苍茫,打断了王浩的追问,“……未必能知其所以然。”

他浑浊的目光落在王浩身上,又仿佛穿透了他,望向了更加浩瀚不可知的所在:“你能解构一株草的形状、颜色、冷暖,甚至……你说那‘细胞壁’、‘叶绿体’。但你能解构它为何生于清泉月华而非浊水泥潭?能解构那滴‘清露’中蕴含的、非金非石的‘气’?能解构‘地火根’汲取地肺浊火却反生‘火行清气’的悖逆之理?”

他的每一句反问,都像一把无形的锤子,轻轻敲打在王浩精心构建的生物化学模型上。没有否定,却带来一种更加深邃的无力感。

“灵草之‘灵’,在于那一缕天地造化赋予的、难以言喻的‘性’。”老周头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,仿佛在吟诵古老的箴言,“知其形态易,知其药性难;知其药性易,解其造化之机……难!难!难!”

他连用三个“难”字,如同沉重的叹息,在狭小的土屋里回荡。

“你看到的是‘草’,是‘根’,是‘露’。”老周头浑浊的目光重新聚焦在王浩脸上,带着一种洞穿表象的锐利,“老头子我看到的,是天地清浊二气在此间草木之上,留下的……一点痕迹,一点因缘。”

他不再看王浩,枯瘦的手指轻轻合上了膝上的《墟界仙踪》。油灯的火苗随着他的动作摇曳了一下,将他的影子在土墙上拉得晃动、扭曲。

“痕迹……因缘……”王浩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词,如同咀嚼着苦涩的橄榄。他破碎镜片后的眼神充满了巨大的茫然和一种更深层次的挫败感。他那套引以为傲的现代科学分析工具,在“天地造化”、“因缘痕迹”这些玄之又玄的概念面前,显得如此苍白无力。他能解构物质的形态,却无法触及那虚无缥缈的“灵”与“性”。

老周头站起身,佝偻着腰,走向冰冷的土灶。那口黑黢黢的铁锅如同一个沉默的句号。

王浩僵坐在冰冷的地上,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泥土地面粗糙的颗粒。他下意识地摸向裤袋深处——那里除了几粒硌手的碎石,还贴身藏着那块冰冷的琉璃碎片。碎片上的蝌蚪纹路,此刻在他指腹的触感下,仿佛不再是简单的刻痕,而变成了某种蕴含着未知“因缘”和“造化之机”的……天地痕迹?

这感觉让他不寒而栗,又带着一种近乎战栗的吸引力。

油灯的光晕里,阿宁已经蜷缩着睡着了,嘴角还挂着一丝满足的笑意,显然在梦里继续着他的大侠征程。而王浩,这个试图用理性丈量神秘墟界的少年,却独自坐在冰冷的黑暗边缘,望着灶台旁那个佝偻沉默的背影,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,自己那套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认知体系,在这片烟尘弥漫的天地间,是何等的渺小与……格格不入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