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6章 “道说”的“言力”试验(2/2)
“风……生于高天流云之隙,行于山川草木之间。无形无质,却可拂柳梢,可摇松涛,可聚散无常,可……抚平躁动。”
他的话语没有命令,没有强制,只有描述。但就在他讲述的同时,他强大的筑基神识混合着一股精微、冰冷的理性意志,如同无形的刻刀,精准地引导着丹田内同样精纯的淡金灵力,以一种极其细微、极其契合他话语描述的韵律,弥散向周围的空间。
奇妙的事情发生了!
随着王浩的讲述,洞府外那片原本被阿宁拳风搅动得有些紊乱的气流,仿佛真的“听”到了他的话语!它们流动的速度……**明显舒缓**了下来!
原本打着旋、互相冲撞的细微风旋,如同被一只温柔的手抚平,变得柔顺而有序。灵雾的流动轨迹也变得清晰、稳定,不再如之前那般躁动不安。整个青竹峰顶的空气,似乎都因为王浩这段关于“风”的“故事”,而陷入了一种更加宁静、和谐的流动状态。甚至有几缕微风,仿佛带着灵性般,主动环绕着王浩的身体,轻柔地拂动他的衣角。
“这……”阿宁张大了嘴巴,凶悍的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!他清晰地感受到了周围气流的变化!那不是蛮力推动,而是……仿佛整个环境都在顺应王浩的话语!虽然范围不大,只限于他们身周数丈,但这种润物无声的改变,远比他那一声吼让石头哆嗦一下,要高明得多!更要命的是,他敏锐地察觉到,王浩身上的灵力波动消耗远比他刚才小得多!
王浩停下了讲述,周围舒缓的气流并未立刻恢复原状,而是如同惯性般维持了片刻,才渐渐恢复常态。他破碎镜片后的目光,透过镜片落在远处依旧纹丝不动的山石上,冰冷的思维高速运转,分析着数据:
“试验一(阿宁):命令式‘道说’。效果:微弱物理震颤(目标位移0)。灵力消耗:9.8%。意志与灵力结合度:低。效率:差。”
“试验二(王浩):描述式‘道说’。效果:低阶物理现象(气流)引导与舒缓。作用范围:半径三丈。持续时间:约十息。灵力消耗:2.3%。意志与灵力结合度:高。效率:优。”
“核心变量:‘意’的指向性与契合度。‘言’作为引导媒介的精确性。‘力’(灵力)输出的精微控制。”
“初步结论:‘道说’之力在筑基期可作用于低阶物理现象,效果与方式、意志、控制力高度相关。描述引导式,优于强制命令式。消耗巨大,需谨慎。”
“操!”阿宁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,憋出一句,“你这算啥?讲故事哄风玩?”语气虽然不服,但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的……信服。王浩的方法,确实更省力,效果也……更邪门!
王浩推了推破碎的镜片,镜片反射着青竹峰顶的天光:“非哄。乃‘言’引‘意’,‘意’导‘力’,‘力’合于‘理’。”他看向阿宁,声音依旧平静,“‘道说’初探,耗力甚巨,根基未稳,不可擅用。然……此路可通。”
试验结束,结果冰冷而清晰。
言可动物,非虚妄。
道说之力,已初显峥嵘。
只是这力量的门槛与代价,也如同青竹峰顶缭绕的云雾,深邃莫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