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章 三足初立(1/2)
“要不是我出兵相助,江夏已是一片废墟,如今他却恩将仇报,设计公瑾,夺我南郡,真是欺人太甚,传我军令,大军开拔江夏”看完周瑜绝笔信的孙权,显然是怒极了,抽出佩剑,厉声道。
“主公息怒!公瑾新丧,且全军激战已久,人疲马乏”鲁肃急步上前,死死按住孙权握剑的手臂,压低声音,“此时与刘备翻脸,正中曹操下怀!我军新得江北,立足未稳,合肥未克,曹操在北虎视眈眈!若与刘备开战,必成鹬蚌,让那渔翁得利啊!”
“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窃取南郡?公瑾围攻江陵一年有余,眼看即将拿下,竟被刘备夺取!真是气煞我也,那可是控扼长江上游的咽喉!”孙权怒视鲁肃。
“非也!如刘备不出兵攻打,我军难以撤离”鲁肃目光炯炯,“且刘备得南郡,看似坐大,实则如坐火炉!北有曹操襄阳之兵,西有巴蜀刘璋未附,东面…便是我们!他根基浅薄,全赖荆州士族一时依附,其势未固!主公所求者,乃全据长江,北抗曹操!今得江北庐江要地,拓地数百里,缴获无算,已是大胜!何不将南郡让给刘备,一则可显我江东气度,二则令其为我看守西大门,抵御曹操!”
孙权胸膛剧烈起伏,眼中怒火与理智激烈交锋。良久,他深吸一口气,缓缓将剑还鞘,但目光依旧冰冷如刀:“子敬之言,不无道理。可如此,我怎能对得起公瑾的在天之灵。”
“主公莫要忧虑,公瑾此刻若是在世,也不会让主公与刘备开战的,保全江东基业为重啊!至于荆州,我鲁肃在此立誓,此生必倾尽所有也要为主公拿下!”鲁肃立誓道。
柴桑,吴侯府邸。气氛微妙。孙权端坐主位,指尖缓缓划过新近绘制、标注了江东新拓疆域的舆图。庐江郡大片土地被朱笔圈入,江北诸多烽燧要塞清晰在目。这实实在在开疆拓土的功绩,让堂下张昭、顾雍等老臣脸上带着满意的松弛,然而孙权深邃的目光并未在庐江的疆土上过多停留,反而越过地图,牢牢锁定了上游那个标注着“江陵”的圆点,以及更北方的合肥。
此次大战,受益最大方无疑是刘备,从苦苦守一城到如今坐拥荆州郡,且荆州才俊归附者众多,黄忠、魏延、马良等人为刘备集团的后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,此时的刘备可谓是兵多将广,已具鲸吞天下之势。
而东吴的收获也不小,通过这一战不但保全了江东基业,也让孙权彻彻底底的坐稳了江东之主的位置,而且曹魏江北防线尽失,为孙权之后攻打合肥扫清了障碍。
而曹操虽经此大败,但依旧是当今天下实力最强之人,若孙刘此时闹翻,曹操依旧有实力逐个击破,所以虽因南郡之地,双方爆发了一些小矛盾,但在鲁肃和刘长明的努力下,双方的联盟关系依旧稳定,刘备上表孙权为车骑将军兼徐州牧,孙权上表刘备为左将军兼荆州牧,孙权甚至还将他的妹妹嫁给了刘备,曹操看着两人“亲密无间”的样子,也是彻底打消了南下的念头,准备去对付雍凉的韩遂、马腾。
荆州城头,最后几缕赤壁烽烟散入南风,残破的曹字旌旗被抛下城楼,在泥泞中迅速被无数只脚践踏而过。取而代之的,是无数面猎猎飘扬的“刘”字大旗,它们插满了城垛,在初升的朝阳下舒展,如同这片饱经战火蹂躏的土地上骤然生出的新芽,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坚韧与蓬勃的希望。空气里弥漫着硝烟、血腥、潮湿泥土混杂的浓烈气息,但这气味之下,一股难以言喻的、躁动不安的生机,正如地泉般汩汩涌动。
州牧府内,气氛肃穆而灼热。香案高设,孙权使者带来的表奏诏书早已宣读完毕,那“左将军、荆州牧”的印绶沉甸甸地悬在刘备腰间。堂下,济济一堂。关羽丹凤眼微阖,手抚长髯,不怒自威;张飞环眼圆睁,虬髯戟张,几乎按捺不住胸腔里翻腾的意气;赵云白袍银枪,身姿挺拔如松,静默中自有千钧之力。文聘、黄忠、魏延等新投之将,铠甲未卸,风尘仆仆,目光却炽热如火,紧紧追随着主位上的身影。文臣一侧,刘长明羽扇轻摇,目光深邃,似已穿透这堂上喧腾,望向更远的荆山汉水;徐庶面容沉稳,蒯越神色复杂却透着一丝审慎的认同,马良则难掩年轻士子的激越,眼神亮得惊人。
刘备的目光缓缓扫过堂下每一张面孔,那目光里有大战初歇的疲惫,但更多的是一种久旱逢甘霖般的振奋与沉甸甸的责任。他深吸一口气,声音洪亮而沉稳,压过了堂内细微的嗡鸣:
“赤壁一炬,赖诸君同心戮力,汉室危而复安,黎庶幸免涂炭!今日荆襄初定,百废待兴,更赖诸君,共扶汉鼎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