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> 第54章 襄樊之战

第54章 襄樊之战(2/2)

目录

“大王!”军师祭酒程昱上前一步,他素来以狠辣果决着称,眼中闪烁着寒光,“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!可令张合将军不惜代价,猛攻刘封、孟达防线!即便不能全歼,也要将其击溃或逼退!同时,速调徐晃将军所部精锐,不必再理会马超虚张声势,立刻南下,以雷霆之势直扑襄樊战场!关羽主力尽在樊城,徐公明勇冠三军,或可击其侧翼,解樊城之围!”他顿了顿,声音更冷,“沿途郡县,征发所有青壮、粮秣,供应大军!敢有怠慢者,斩!必要时,可焚毁沿途非我军控粮仓,绝不给关羽可乘之机!”

曹操眼中精光一闪,程昱的狠辣正合他此刻心境。然而……

“程公此计,乃破釜沉舟之举。”侍中刘晔出言,带着忧虑,“张合将军能否速破刘封、孟达尚未可知。徐晃将军南下,路途遥远,且必经之地多有水道,若关羽分兵阻截,或遣水师袭扰,恐迁延时日。而樊城……恐难支撑到援军抵达啊!”他望向曹操,将心里的担忧一股脑的说了出来。

刘晔的话像一盆冷水,浇在众人心头。满宠脸色凝重地补充:“樊城守军疲惫,粮草将尽,士气低落。纵有子孝将军死守,然独木难支大厦!关羽水师控制汉水,我军陆路援兵难以及时抵达,水路又无优势……此诚危急存亡之秋!”

殿内气氛更加压抑。曹操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榻沿,发出笃笃的轻响,每一声都敲在群臣紧绷的神经上。

“末将愿亲率大军救援樊城!”左将军于禁沉声道。

曹操看着这位跟随他南征北战,立下赫赫战功的稳健之将,立即下令道:“令你统率七军,共计三万大军,即日南下,救援樊城!”

“末将领命”。

“我愿为先锋,同文则一同前去”。乐进又紧接着说道。

“好!有你二人,必能击溃关羽!”关键时刻,乐进和于禁的表率,成功激励了在场的所有人。

贾诩,这位以明哲保身、洞悉人心着称的“毒士”,缓缓抬起了眼皮,声音低沉而平缓:“大王,事已至此,当思两全。其一,严令曹仁将军,务必死守!哪怕战至一兵一卒,也要拖住关羽!每拖一日,便多一分胜算!其二,”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程昱和刘晔,“程公、刘公所言皆有道理。可双管齐下:令张合全力猛攻刘、孟防线,力求突破!同时,命徐晃精选五千至一万敢死精锐,轻装简从,弃辎重,抄近道,星夜兼程,直插樊城战场!不图击溃关羽主力,只求打通一条血路,向樊城输送粮草箭矢,提振守军士气!此乃‘锥形透阵’之法,行险一搏!”

“锥形透阵?”曹操沉吟,这确实是个险招,但眼下似乎也别无他法。他目光转向司马懿:“仲达,你有何高见?”

司马懿一直垂手恭立,姿态谦卑,此刻才微微躬身出列,声音依旧清冷平稳,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:“大王,诸公之策皆切中要害。然懿斗胆,以为尚有一线生机,或可釜底抽薪,解樊城之危,甚至……反败为胜。”

“哦?”曹操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芒,“速讲!”

“关羽倾荆州之力北伐,后方江陵、公安,看似有文聘、蒯越、石韬坐镇,然其根基,实已空虚!”司马懿狭长的眼睛闪过一丝精光,“前番吕蒙、陆逊偷袭荆州失败,此乃江东奇耻大辱!如今孙权、刘备虽又重新缔结盟约!但孙权此人,外示宽厚,内实猜忌,尤重实际。其觊觎荆州之心,从未稍减!其恨关羽、怨刘备,恐深入骨髓!”

他上前一步,声音压得更低,却字字清晰:“大王可再遣一能言善辩、深悉孙权心思之重臣,携大王亲笔信,火速密赴江东!只陈两点要害:其一,关羽势大,已吞襄樊,其志岂仅在荆北?若任其坐大,则刘备据巴蜀、握荆襄,顺流东下,江东亦在囊中!孙权岂能安枕?其二,大王可许以重利,承诺击败关羽后,与其共分荆州,并承诺开放部分互市,助其恢复元气!条件只有一个:令江东能战之将即刻起兵,袭取关羽后方江陵!关羽若闻后院起火,必惊惶回救!樊城之围自解!届时,大王再令徐晃、于禁衔尾追击,或可重创关羽!”

“驱虎吞狼?!”曹操眼中精光爆射,身体不自觉地前倾。司马懿此计,比之前更狠、更准!直指孙权的恐惧与贪婪!用实实在在的荆州之地做诱饵,此计……有极大成功的可能!

“妙!”程昱忍不住赞道,“此计若能成,则关羽首尾难顾,必败无疑!纵孙权不能克江陵,只要其出兵袭扰,关羽亦必分兵回防,樊城压力骤减!”

“然此计凶险!”荀攸眉头紧锁,“孙权新败,其是否还敢再攻荆州?且文聘、蒯越非庸才,更有诸葛亮坐镇成都统筹……”

“文聘守土之才,然机变不足!蒯越长于内政,非善战之将!石韬更不足虑!”司马懿立刻反驳,语气笃定,“至于诸葛亮……其智近乎妖,然远在成都,鞭长莫及!且前番其‘江防十二策’、‘三重铁壁’已用,江东此番必另寻他法!更关键者,孙权此刻,对关羽之惧恨,已远超其理智!此乃天赐良机!当行险一搏!”

曹操的手指停止了敲击。大殿内再次陷入沉寂,只有众人粗重的呼吸声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曹操身上,等待这位枭雄最后的决断。樊城的烽火,汉水的血浪,江东的算计,中原的安危,尽系于他此刻一念之间。

曹操缓缓闭上眼,深深吸了一口气,仿佛要将殿内所有的沉重和杀伐之气吸入肺腑。再睁开时,那双鹰目中只剩下冰冷的决绝和破釜沉舟的狠厉。

“传令!”曹操的声音如同金铁摩擦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

“八百里加急传令曹仁:死守樊城!城在人在,城亡人亡!敢言退者,立斩!”

“令张合:不惜一切代价,三日内击溃刘封、孟达!打通南下通道!若不能全歼,也要将其逼回东三郡,不得再阻我援军!”

“令徐晃:精选一万敢死之士!弃辎重,带十日干粮,轻装疾进!目标——襄樊战场!不必与关羽主力纠缠,寻机撕开其包围圈,向樊城输送粮秣箭矢!接应曹仁!此乃死令!”

“蒋济!”曹操目光如电,射向散骑常侍蒋济,“汝即刻持孤亲笔书信,再赴江东!面见孙权!告诉他:”

“关羽吞襄樊,下一步必是江东!唇亡齿寒之理,碧眼儿岂能不知?”

“孤愿表奏天子,与其公分荆州,并承诺开放互市!条件只有一个——令其即刻起兵,袭取关羽后方江陵、公安!若成,孤另有重谢!若不成,只需其出兵袭扰,牵制关羽回援,孤亦认此诺!”

“告诉他!这是孤最后的诚意!也是他江东最后的机会!莫待关羽饮马长江,追悔莫及!”

曹操一口气说完,仿佛耗尽了力气,剧烈地咳嗽起来,脸色更加灰败。他死死抓住榻沿,目光却依旧锐利地扫视群臣:“诸卿,各司其职!此乃存亡之战!胜,则关羽授首,荆北可复!败……”他没有说下去,但那未尽之意,如同冰冷的寒气,瞬间笼罩了整个铜雀台。

“臣等遵旨!”群臣齐声应诺,声音中带着凝重与肃杀。一道道命令如同离弦之箭,带着曹操最后的希望与狠厉,射向烽烟四起的前线与暗流汹涌的江东。

议事厅沉重的门扉缓缓关闭,隔绝了内外的世界。曹操独自靠在冰冷的锦榻上,望着窗外铅灰色的天空。深秋的寒风卷着枯叶,拍打着窗棂。他仿佛听到了汉水的咆哮,看到了樊城摇摇欲坠的城墙,以及……关羽那柄冷艳锯上,映出的寒光。

“云长……这一次,孤倒要看看,是你的刀快,还是孤的计毒!”一声低沉的、带着无尽疲惫与杀意的呢喃,消散在空旷而冰冷的大殿深处。许都上空,阴云密布,一场更大的风暴,正在酝酿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