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各自心思(2/2)
“非是言过!”陆逊斩钉截铁,“臣亲眼所见!其水军调度之灵活,阵型转换之迅捷,已不逊于我江东精锐!其步卒列阵如山,器械精良。更兼……诸葛亮此人,深不可测!江陵城头,刘备稳坐,诸葛亮羽扇轻摇,一切尽在掌握之中。此等气象,绝非装腔作势!”
孙权脸色更加难看,陆逊的确认击碎了他最后一丝侥幸。他颓然坐下:“如此说来,孤是同时得罪了……两头猛虎?曹丕在濡须口虎视眈眈,刘备在荆州磨刀霍霍……”
“大王,当下危局,需分清主次,断尾求生!”顾雍沉声道,“曹丕新败于濡须,损兵折将,但其主力尚存,且有司马懿为谋,必不甘心,卷土重来只在旦夕!此乃心腹大患,燃眉之急!刘备虽得荆州,然根基未稳,其兵锋下一步,是东进夏口?还是南下交州?尚需观望。且其与我,尚有长江之险可恃。”
陆逊点头:“顾公所言极是。当务之急,是全力固守濡须口,顶住曹丕下一轮猛攻!臣观曹丕,经前番挫折,必寻求速胜奇策。司马懿狡诈,恐有非常之计。臣请命,即刻返回濡须口,加固坞堡,整训士卒,演练应对夜袭、火攻、攀援之策!需在坞墙薄弱处增筑月城,水中多设暗桩铁索,储备大量沙土、水龙以防火攻,精选敢死之士组建快速反应之队!”
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决绝:“同时,对荆州方向……需行‘示弱诱敌,伺机反击’之策!”
“哦?伯言细说!”孙权精神一振。
“刘备、关羽若分兵,其力必分!”陆逊分析道,“关羽若攻夏口,其水军虽强,然我柴桑水寨经营多年,非江陵可比。可令朱然依托柴桑坚固水寨和鄱阳湖水网,层层阻击,消耗其锐气。示敌以弱,诱其深入鄱阳湖或长江狭窄水域,再集优势水军,寻机决战!若其主力南下交州……”陆逊眼中寒光一闪,“交州士燮,墙头之草,然其地偏远,蜀军补给线漫长。我可遣吕岱或步骘,领精兵一支,由海路或隐秘山道南下,或联络士燮旧部,或袭扰其粮道,使其首尾难顾!待其在交州泥足深陷,或曹魏压力稍减,我再集结精锐,水陆并进,反攻江夏或荆南,断其一臂!”
诸葛瑾补充道:“还需速遣使者,以重金厚礼,再结辽东公孙渊,令其袭扰魏国后方!纵然不成,亦可分散曹丕心神!”
孙权听罢,眼中终于恢复了几分神采。陆逊的部署,在绝境中硬生生撕开了一条缝隙。他猛地站起:“好!就依伯言之策!孤授你全权,总督濡须口、柴桑一线所有军务!务必挡住曹丕!朱然、全琮、丁奉等将,皆听你调遣!对荆州方向,就按‘示弱诱敌,伺机反击’行事!子瑜,联络辽东之事,由你速办!”
他走到陆逊面前,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,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与托付:“伯言,江东存亡,系于卿一身!万望……珍重!”
陆逊单膝跪地,甲叶铿锵:“臣陆逊,万死不辞!必竭尽全力,护我江东基业!”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,但眼底深处,是对蜀汉那脱胎换骨般强大力量的深深忌惮与忧虑。这场关乎国运的棋局,三方都已落子,真正的腥风血雨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而蜀汉那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真正实力,犹如一头蛰伏的巨龙,其峥嵘,唯有亲历江陵铁壁的陆逊,才略窥一二。曹丕和孙权,对此仍茫然无知,这信息的不对称,将成为未来战局最大的变数。
三方战略目标清晰浮现:
蜀汉:双线出击!关羽军团(核心:关平、赵云、赵统、徐庶、刘封、傅彤)目标——夺取夏口,打开东进柴桑、威逼建业的门户。刘备\/刘长明军团(核心:张飞、张苞、姜维、邓艾、王平、庞统\/霹雳营)目标——平定交州,获取战略资源与包抄基地,并试验新式火器威力。襄阳守备(文聘、马良、孟达、关兴)——稳固北方防线,震慑曹魏。
曹魏(曹丕\/司马懿):全力破局!目标——不惜代价,以司马懿的“水陆并举、奇袭分割”之计,速克濡须口(执行者:张辽、张合、徐晃),打开通往建业的长江通道,力求在蜀汉进一步壮大前先灭东吴。
东吴(孙权\/陆逊):生死防御!陆逊亲临濡须口一线,加固防御,针对性演练,死守国门,顶住曹魏的致命一击(核心将领:徐盛、丁奉等)。对荆州方向(柴桑朱然\/徐盛),采取“示弱诱敌,伺机反击”策略,拖延消耗关羽,并准备在蜀汉分兵后,寻找反扑荆南的机会。外交上,联络辽东(诸葛瑾负责),牵制曹魏。
棋盘已然展开,落子声声。蜀汉凭借刘长明新政积累的雄厚国力与超越时代的科技,以及焕然一新的名将阵容,双拳齐出,气势如虹。曹魏在司马懿的毒计下,凝聚全力,意图以雷霆手段砸碎东吴的龟壳。而东吴在陆逊的苦苦支撑下,于夹缝中寻求一线生机,其“示弱”策略能否迷惑住已然蜕变的关羽?曹魏能否识破蜀汉真正的实力?当庞统的“霹雳”在交州炸响,当关羽的舰队兵临夏口,当司马懿的奇兵夜袭濡须坞……更大的风暴,正在酝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