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烈焰焚吴戈(1/2)
公元226年冬,长江南岸。陆逊亲率东吴倾国之兵,挟大破蜀军前营、阵斩傅彤陈到之威,如同决堤洪流,向“溃退”的蜀军主力穷追不舍。吴军上下,从孙权到普通士卒,皆沉浸在“绝地翻盘”的狂喜与亢奋之中,唯有主帅陆逊,在捷报频传的同时,心底那丝不安却如阴云般愈发浓重——蜀军的败退,虽有混乱,却并未完全失去章法,其主力似乎总在若即若离地引诱着他们深入。
他们并不知道,自己每一步的进军路线,每一支兵力的分布,甚至后勤补给的薄弱环节,都早已通过糜竺以特殊方式送出的最后几封密信,清晰地呈现在刘长明和庞统的沙盘之上。
在蜀军“败退”路线预设的第二道防线之后,是一片由低矮丘陵、沼泽水网和废弃村落组成的复杂地域,名为石亭-鄱阳湖口地带。此地看似开阔,实则暗藏杀机,正是刘长明和庞统为东吴大军选定的坟场!
依据糜竺的情报,刘长明精准判断出陆逊为了追求速度,其大军必然沿主要官道急进,而其侧翼和后勤线则会相对暴露。庞统则根据地形,提前秘密布置了大量改良的火器:
“伏火雷”:埋设于官道两侧及吴军可能扎营的区域,以引线或踏板触发,威力巨大。
“神火飞鸦”(改进型火箭):部署在两侧丘陵的密林中,射程更远,覆盖面更广,箭头包裹猛火油。
“火龙出水”(多级火箭):隐藏于水网芦苇荡中特制的小船上,目标直指吴军可能的指挥中心和密集队形。
易燃物:大量干柴、硫磺、硝石被预先堆积在关键风口处。
同时,蜀军主力并未真正溃散。关羽虽在北岸,但刘长明早已飞书调其部分精锐水军秘密南渡,与张飞、赵云、关平、邓艾、姜维等部,依据预定计划,悄然进入指定埋伏位置:
张飞、张苞率重步兵与精锐骑兵,埋伏于官道西北侧丘陵之后,待火起后截断吴军归路并突击其侧翼。
赵云率白马义从与轻骑,游弋于东南水网区域,负责切割吴军阵型,猎杀传令兵,袭击后勤车队。
邓艾领一军伏于西南,防止吴军向鄱阳湖方向逃窜,并伺机攻其右翼。
姜维率部潜于东北林中,与庞统的火器部队配合,负责发起第一波火力突袭。
刘长明坐镇中军高地,总揽全局,指挥调度。
庞统亲临火器阵地,负责所有“霹雳营”武器的发射时机。
一张囊括了火攻、埋伏、阻击、突击的立体死亡之网,已悄然张开,只待吴军主力完全进入这巨大的“口袋阵”!
陆逊大军一路“高歌猛进”,追击至石亭地区。天色渐晚,地势开始变得复杂。陆逊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危险,正欲下令全军放缓速度,派出大量斥候侦查两翼之时——
呜——嗡——!!!一声前所未有、沉重恢宏、仿佛来自九天的号角声,骤然从前方蜀军“溃退”的方向响起!这号角声蕴含着无上的威严与力量,瞬间压过了战场所有的喧嚣!
紧接着,一面巨大无比、金线绣着“汉”字的赤色龙旗,在一处高坡上缓缓升起,迎风猎猎招展!龙旗之下,一人金甲红袍,按剑而立,身姿挺拔,虽略显清瘦,但目光如电,威仪四海,不是那传言中“病重垂死”的刘备又是谁?!
“陛下!是陛下!”“陛下无恙!陛下亲临战阵了!”所有看到这面旗帜和身影的蜀军将士,先是一愣,随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、混合着狂喜与无穷力量的欢呼声!连日来的疑虑、低迷、惶恐瞬间被一扫而空!皇帝与他们同在!那所谓的败退,根本就是一个计策!
刘备深吸一口气,运足内力,声如洪钟,传遍四野:“大汉将士们!朕,刘备刘玄德,在此!逆吴背信弃义,屡犯疆土,今已中朕之计!三军听令!诛灭吴虏,就在今日!降者免死,顽抗者,杀无赦!”
“陛下万岁!大汉万岁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