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 光复长安(1/2)
公元229年秋,长安光复的消息如野火燎原,瞬间燃遍九州。
对刘备集团而言,夺取长安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城一地的得失。这座历经十三朝的古都,乃是汉室四百年正统的象征。自董卓之乱迁都以来,长安沦陷已近四十载,如今重归汉室,其政治意义无可估量。
“陛下,长安光复,天下震动啊!”简雍跪未央宫前,老泪纵横,“老臣...老臣终于等到这一天了!”
刘备扶起老臣,自己也是热泪盈眶。他漫步在未央宫残破的台阶上,抚摸着斑驳的宫墙,恍如隔世。
“朕记得初平年间,曾随卢尚书入宫朝见...”刘备声音哽咽,“那时董卓专权,宫阙荒芜,但大汉威严犹在。如今...”
诸葛亮羽扇轻摇,接话道:“如今陛下重临旧都,正可重振汉室威严。”
事实上,刘备诸葛亮进入长安后,立即推行了一系列举措:
第一,颁布《安民告示》,宣布三年免征,开仓赈济。长安历经战乱,民生凋敝,此令一出,万民欢呼。
第二,重修未央宫前殿,虽然简陋,但足以举行朝会,彰显汉室正统。
第三,招抚关中士族,重用韦晃等降将,诸葛亮亲自拜访京兆杜氏、扶风马氏等大族,争取支持。
第四,整顿防务,加固城防,在骊山、渭水等处设立哨所,防备魏军反扑。
刘备还于旧都后,心理复杂异常。一方面是实现“还于旧都”誓言的激动,另一方面则深感责任重大。
“孔明啊,”深夜未央宫中,刘备对诸葛亮感叹,“当年在隆中,卿说‘待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,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’。如今...算是实现了一半吧。”
诸葛亮躬身:“陛下圣明。然亮当时所言‘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’,今日方知言之过早。欲定中原,尚需时日。”
刘备点头:“正是。所以朕这几日一直在想,要如何真正收服关中民心...”
次日朝会,刘备做出一项惊人决定:亲赴长安市井,与民同乐。
“陛下不可!”蒋琬急忙劝阻,“长安初定,恐有魏国细作...”
刘备大笑:“若因惧细作而不敢见百姓,何以得天下?”
于是他真的带着寥寥数人,漫步长安街头。见有老弱,便亲自慰问;见有贫困,即令赈济。更在未央宫前设宴三日,与民同饮。
这些举动极大安抚了长安百姓。许多老人跪地泣呼“真吾主也”,年轻士子则纷纷投效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