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8章 七战七捷(2/2)
诸葛亮深知,欲取徐州,必先稳固后方,保障粮道,并制造更大的声势,迷惑敌人。
于是诸葛亮将中军分为数股:
命朱然率水军一部,沿淮水东下,扫荡沿岸魏军水寨,控制水道,并做出可能自盱眙方向登陆,威胁广陵(扬州)的态势。
自与张苞等将,率主力沿涡水北岸稳步推进,但行进速度控制得极好,每日扎营必深沟高垒,斥候放出百里,如同移动的堡垒。
进军途中,遇有河流阻隔,诸葛亮立即下令工兵营架设浮桥。尤其在涡水几处关键渡口,他甚至下令同时架设数座浮桥,主力迅速通过后,并不急于拆除,反而派兵看守,做出后续仍有大军跟进的假象。这使得魏军斥候远远望见,回报皆是“蜀军铺天盖地,浮桥连绵不绝”,极大地夸大了蜀军实际兵力,造成了心理威慑。
对于沿途遇到的非核心魏军据点或城池,诸葛亮并不一味强攻。而是先以大军围困,然后射入招降文书,宣扬大汉威德,只诛首恶,胁从不问。许多小城守将见蜀军势大,攻城器械精良,又闻诸葛亮仁德,往往不敢而降。这大大加快了进军速度,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和消耗。
诸葛亮的中军,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,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充满算计。他不仅是在进军,更是在经营一条稳固的进攻走廊和后勤生命线。
当文鸯的先锋骑兵,以惊人的速度扫清沿途障碍,兵临小沛城下时,小沛守将李祯)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!他收到的军报还是蜀军主力在下邳刚刚大胜王基,怎么突然间一支如此凶悍的蜀军骑兵就杀到了家门口?!
小沛虽是徐州门户,但承平日久,守军不过五千,且多为郡兵,战力堪忧。李祯一边紧急布防,一边疯狂向身后的彭城以及南边的汝南钟会求援。
然而,更让李祯绝望的是,没等他喘过气,诸葛亮亲率的中军主力,也已经旌旗招展,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小沛城外,将这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!巨大的营盘,林立的云梯、冲车,尤其是那些造型奇特的霹雳车,给小沛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蜀军抵达彭城外围,安营扎寨。诸葛亮并不急于攻城,而是先肃清外围据点,切断小沛与外界的联系。他派出多股骑兵,扫荡周边乡邑,招抚流民,展示王师气象。
同时,文鸯的先锋军如同一把尖刀,不断对小沛进行试探性攻击和骚扰。他率轻骑环绕城池,寻找防御薄弱点,时而佯攻东门,时而突袭西门,时而用火箭射击城楼,搅得守军日夜不宁,疲于奔命。文鸯的勇名,也随着一次次突击,传遍小沛,魏军闻“文鸯”之名而色变。
就在诸葛亮围攻小沛之际,西线的钟会,终于坐不住了。
起初,陆逊的疑兵之计确实起到了效果。钟会不断接到探报,称蜀军大队人马在安丰、弋阳(今河南潢川)一带活动,旌旗招展,鼓声震天。他生性多疑,唯恐这是诸葛亮声东击西,真实目标仍是豫州,故而严令各部谨守汝南,不敢轻易出动。
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:
“报!蜀军先锋文鸯已破下邳外寨!”
“报!胡奋将军援军败于吕梁!”
“报!诸葛亮主力已围小沛!”
一条条战报,如同重锤,敲打在钟会心头。他这才恍然大悟,自己中了诸葛亮的疑兵之计!陆逊在西边虚张声势,诸葛亮的主力早已东去,并且势如破竹!
“诸葛亮……安敢如此欺我!”钟会又惊又怒,脸上火辣辣的,仿佛被无形抽了一记耳光。他自负才智,却被对手如此戏耍。
不能再等了!若徐州有失,整个东部防线崩溃,他钟会也难辞其咎!他立刻下令:
“传令!豫州各部,即刻向谯郡集结!”
“速报兖州刺史,请其发兵东进,协防沛国,绝不能让诸葛亮拿下小沛,威胁兖州!”
“再令汝南守军,分出两万,随我东进,驰援彭城!”
钟会终于动了。他亲率两万精锐,离开汝南,试图东进,威胁蜀军侧后,为彭城解围。
而另一边,在霹雳营的猛烈轰击下,小沛那并不算特别坚固的城墙多处破损。文鸯再次身先士卒,亲自攀爬云梯,第一个杀上城头!他如同猛虎入羊群,长枪挥舞,挡者披靡,硬生生在城墙上站稳了脚跟,为后续部队打开了缺口。张苞也率精锐蚁附而上,扩大战果。
守将李祯试图组织反击,被文鸯一眼瞥见,大喝一声:“敌将受死!”拍马挺枪直取李祯!不到三合,文鸯一枪刺李祯于马下!主将阵亡,小沛守军瞬间崩溃,四散逃窜或跪地投降。小沛,这座徐州西门户,在蜀军东征发起后不到半月,即告陷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