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7章 并州风云(2/2)
这支奇兵的主将,正是姜维!
姜维在完成黄河佯攻任务后,奉命秘密西进,汇合了部分熟悉当地地形的向导,选择了这条地图上几乎不标注的险峻小路。他们人衔枚,马裹蹄,攀援绝壁,涉过溪流,忍受着严寒和补给困难,用了整整五天时间,如同神兵天降般,突然出现在了天井关的北侧!
天井关依山而建,险峻异常,正面强攻难度极大。但其侧后,相对防御较为薄弱。姜维部队的出现,完全出乎郭淮的意料!
“报——!将军!关北发现大量蜀军旗号,似是姜维主力!”
“什么?!”郭淮大惊失色,“姜维怎会在此?他不是应该在野王吗?”
刹那间,他明白了诸葛亮的真正意图!声东击西!以主力牵制陈泰,以王平袭扰吸引注意,真正的目标,是奇袭天井关,打开进入上党的通道!
“快!调集关内机动兵力,堵住北侧缺口!向野王陈泰将军求援!”郭淮反应不可谓不快,立刻下令。
但姜维的动作更快!他根本不给魏军调整部署的时间,立刻发动了猛攻!
“将士们!破关就在今日!随我杀!”姜维手持长枪,身先士卒,冲向天井关北墙。蜀军士卒如下山猛虎,顺着崎岖的山坡向上猛冲。
天井关守军腹背受敌,顿时陷入混乱。郭淮虽拼死指挥,但姜维部占据突袭之利,士气高昂,攻势如潮。关墙上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。
就在天井关激战正酣之际,另一场决定性的行动也在悄然进行。
根据荀家冒死送出的、并由“暗线”成功传递至诸葛亮手中的情报,蜀汉精准掌握了魏军粮草囤积于汲郡,以及主要通过白径输送的信息。
诸葛亮立刻下令:“命王平,改变袭扰策略,集中力量,夺取或焚毁汲郡粮草!命马铁,率精骑一部,潜入白径,设伏打击魏军运粮队!”
王平接到命令,立刻率领无当飞军主力,避开魏军正面防线,昼伏夜出,直扑汲郡。由于情报准确,他们成功绕开了魏军的警戒部队,突然出现在汲郡城外。
汲郡守军措手不及!王平部发动猛攻,同时四处纵火。囤积如山的粮草陷入一片火海!浓烟滚滚,直冲云霄!
几乎同时,马铁的骑兵也在白径险要处成功伏击了一支大型运粮队,魏军护粮兵全军覆没,大量即将运往前线的粮秣被焚毁。
天井关苦战、汲郡粮草被焚、白径粮道被断!一连串的噩耗如同重锤,狠狠砸在郭淮和陈泰心头。
天井关下,姜维的攻势愈发猛烈。关内守军得知后勤被断,军心开始动摇。郭淮虽勇,亦知大势已去,再坚守下去,恐有全军覆没之危。他不得不忍痛下令,放弃天井关,率残部经太行径向北撤退,退往壶关。
姜维成功夺取天井关!蜀军打开了进入并州腹地的第一道大门!
南线的陈泰,得知天井关失守、粮草被焚,亦是独木难支。在诸葛亮主力的持续压力下,他被迫放弃野王、怀县,率军向朝歌方向撤退,与司马师部靠拢,试图稳住河内北部防线。
诸葛亮亲率主力,与姜维胜利会师于天井关。旌旗招展,士气如虹。
站在雄关之上,眺望北方层峦叠嶂的太行山和广袤的并州大地,诸葛亮心中感慨万千:“终于打进来了!这并州真是用命拼出来的啊!情报太关键了,荀家这次立了大功!郭淮这老将也确实厉害,差点就让他守住了。”
然而,他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。并州之战,远未结束。
郭淮退守壶关,那里是进入上党盆地的最后一道险关。陈泰、司马师在朝歌一线重整旗鼓。司马懿绝不会坐视并州丢失,必定调兵遣将,全力反扑。
并州地势复杂,民风彪悍,后勤补给线拉长,困难重重。
“传令全军,于天井关、野王等地休整补充,巩固防线。多派斥候,探查壶关及魏军动向。王平、马承继续清剿残敌,维护粮道,并加紧联络匈奴等部。”
他看向姜维和邓艾:“伯约,士载,夺取天井关,乃大功一件。然前路依旧艰险。壶关之险,更胜天井。需从长计议,不可冒进。”
“末将明白!”姜维、邓艾齐声应道。
一场轰轰烈烈的并州之门争夺战,以蜀军的战略性胜利暂告一段落。诸葛亮成功突破了魏军在河内-太行山的第一道防线,将势力范围推进至上党盆地边缘。
然而,更加艰苦卓绝的壶关攻防战、以及应对魏国必然发起的疯狂反扑,即将到来。中原战局,因为并州之门的开启,进入了更加复杂、更加惨烈的新阶段。邺城的司马昭,绝不会甘心失败,一场席卷整个河北的风暴,正在酝酿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