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 > 第368章 邺城悲歌

第368章 邺城悲歌(1/2)

目录

公元248年秋,太行山南麓的战火燃烧到了最炽烈的顶点。壶关,这座横亘在季汉统一之路上的最后一道雄关,在内外交攻之下,已如风中残烛。

邓艾与赵统在石梁陉击溃陈泰,如同一柄铁锤,重重地砸在了壶关守军本已脆弱不堪的神经上。关内粮草虽未断绝,但后路被威胁的恐惧,以及晋阳失守、州泰阵亡的阴影,如同瘟疫般在军中蔓延。尽管钟会、郭淮竭力弹压,斩杀逃兵,重申军纪,但那股顽抗到底的意志,已然出现了裂痕。

壶关正面,汉军大营。中军帐内,诸葛亮与刘禅正在听取姜维关于连日猛攻的汇报。虽然给予了魏军巨大杀伤,但关墙依旧巍然,汉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。

正面战场,诸葛亮敏锐地抓住了壶关魏军军心惶惶、士气大跌的绝佳战机!

“传令!全军压上!总攻壶关!”

战鼓雷动,号角连天!蓄势已久的季汉大军,如同压抑了许久的火山,猛然喷发出毁天灭地的力量!文鸯、姜维、赵统、马铁等将领身先士卒,率领着养精蓄锐已久的精锐,对壶关发起了开战以来最猛烈、最不计代价的猛攻!

云梯如林般架起,悍勇的蜀汉健儿顶着如雨的箭矢和滚木礌石,嘶吼着向上攀爬。冲车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看似坚不可摧的关门,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。关墙上下的厮杀瞬间进入白热化,每一寸城垛,每一段墙面,都成了双方士卒以命相搏的战场。鲜血染红了关墙,尸体层层堆积。

魏军在郭淮、钟会的严令下,也知已无退路,拼死抵抗。“雷火营”的仿制火器被大量投入使用,火油罐、爆炸物在关下汉军人群中炸开,造成不小伤亡。关墙之上,箭矢、石块、沸油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。

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,汉军攻势虽猛,伤亡惨重,却依然未能突破壶关的核心防线。关墙之下,汉军士卒的尸体已堆积如山,攻势显露出疲态,部分部队开始出现溃退的迹象。

就在这胜负悬于一线的关键时刻——

中军大纛之下,皇帝刘禅猛地站起身,他脱下象征帝王身份的沉重金甲,只着一身利落的戎服,在诸葛亮以及众将惊愕的目光中,大步走向阵前那面巨大的战鼓!

“陛下!不可!流矢无眼!”诸葛亮急声劝阻。

刘禅回头,脸上再无平日的温和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毅与决绝:“相父!将士们正在用命!朕,岂能安坐于后?!今日,朕便与将士们同生共死!”

他抢过鼓槌,用尽全身力气,狠狠擂向鼓面!

“咚——!!!”

一声沉重、雄浑,仿佛带着龙吟之音的鼓声,陡然压过了战场所有的喧嚣,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正在浴血奋战的汉军将士耳中!

将士们愕然回头,只见他们的皇帝陛下,正亲自立于鼓前,双臂挥舞,奋力击鼓!那鼓声,不再仅仅是进攻的号令,更蕴含着天子的意志,承载着帝国的期望!

“陛下!是陛下在为我们擂鼓!”

“陛下万岁!”

“大汉万胜!”

刹那间,原本有些低落的士气如同被注入了一股狂暴的洪流,瞬间沸腾、燃烧!所有的疲惫、恐惧都被抛诸脑后,剩下的只有无边的战意和为君效死的决心!

“不破壶关!鼓声不停!”刘禅的怒吼伴随着鼓声传开!

“破壶关!报皇恩!”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从汉军阵中爆发出来!溃退的士卒转身重新扑向关墙,攻势变得更加疯狂、更加不惜性命!

与此同时,一直被严密保护的庞统遗作——“破山吼”,终于在关键时刻被推至阵前!这尊庞然大物在工匠的操作下,发出了沉闷的咆哮!它喷射出的并非传统石块或火油,而是一种经过极致压缩、混合了特殊燃爆物的巨大铁弹!铁弹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,狠狠砸在壶关关门左侧一段已经饱经摧残的关墙上!

轰隆——!!!!

一声远超“雷火营”器械威力的、仿佛天崩地裂般的巨响!那段关墙在惊天动地的爆炸中,猛地向内坍塌,露出了一个巨大的、冒着浓烟和火焰的缺口!

“关破了!关破了!”汉军发出了震天的欢呼!

“杀进去!”姜维、文鸯等将如同猛虎,率领着精锐,从缺口处蜂拥而入!

关内魏军虽然仍在顽抗,但主城墙被破,军心彻底崩溃。郭淮持刀立于缺口处,死战不退,身被数十创,力竭被俘。钟会、陈泰见大势已去,在亲兵死命保护下,仓惶从尚未被合围的北门逃出,丢弃大量辎重仪仗,一路向邺城方向亡命奔逃。

公元248年秋,血战近月,付出巨大代价后,雄关壶关,终于被季汉攻克!通往河北平原的最后一道,也是最坚固的一道大门,被彻底砸开!

壶关既下,邓艾偏师顺利与诸葛亮主力会师。二十五万大军汇聚于壶关内外,旌旗漫山遍野,气势如虹。然而,连续激战,将士疲惫,伤亡需要整顿,缴获需要清点,更重要的是,下一步的战略需要重新规划。诸葛亮下令,大军于壶关及周边地区进行短暂休整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