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晴光暖庭户,喜事缀流年(1/2)
晴光暖庭户,喜事缀流年
仲夏雨过初晴,阳光穿透云层,洒在陆府的青石板上,折射出细碎的光晕。庭院里的栀子花瓣上还凝着水珠,风一吹便簌簌滚落,混着泥土的湿润气息与草木的清香,弥漫在空气里。沈清沅坐在向阳的廊下,身上披着一件月白色的薄披风,指尖轻轻摩挲着膝头的锦缎软垫——这是林砚特意让人缝制的,填了松软的蚕丝,怕她久坐劳累。
她面前的小几上摆着一个汝窑白瓷碗,里面盛着温热的薄荷粥,翠绿的薄荷碎末浮在粥面上,散发着清冽的香气。这薄荷是昨日刚从秦州加急送来的新采鲜叶,被厨房切碎了煮进粥里,既清爽开胃,又能安神。沈清沅舀了一勺慢慢送入口中,绵软的米粥混着薄荷的微凉,顺着喉咙滑下,连日来因孕反带来的不适感消散了大半。
“姐姐,你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!”清脆的童声从院门外传来,沈安穿着一身浅青色的小褂子,蹦蹦跳跳地跑进来,手中捧着一个小小的竹篮,竹篮里铺着嫩绿的荷叶,上面放着几颗圆润的青梅,沾着晶莹的露水。
沈清沅放下瓷碗,笑着朝他招手:“慢点跑,别摔着。这青梅是从哪里来的?”
“是宫里的李公公给我的!”沈安跑到她身边,将竹篮递过去,小脸上满是兴奋,“皇后娘娘说,姐姐怀了小宝宝,吃点酸的能开胃,就让李公公从御花园的梅树上摘了新鲜的青梅送来。小弟弟也看着我笑呢,好像在说让姐姐多吃点!”
沈清沅拿起一颗青梅,指尖触到冰凉的果皮,带着淡淡的涩味。她轻轻咬了一口,酸甜的汁液在舌尖爆开,果然让原本有些发腻的胃口清爽了许多。“皇后娘娘有心了,安儿也懂事。”她笑着摸了摸沈安的头,“快坐下歇歇,陪姐姐说说话。”
沈安挨着她坐下,叽叽喳喳地说起宫里的趣事:“姐姐,今日我教小弟弟认青梅,他伸出小手想去抓,结果没抓稳,青梅滚到了地上,他还‘咿呀’叫了两声,好像在可惜呢!奶嬷嬷说,小弟弟最近力气大了不少,能抓住我的手指晃半天了,父亲今日授课时,他还睁着眼睛听了好久,可认真了!”
沈清沅听得笑意盈盈,心中满是欣慰。她想起前日收到云溪的来信,信中说云溪县的药田又迎来了一批丰收,当归、甘草都已晾晒入库,药房新添了碾药的石碾,两位老郎中还带了两个学徒,如今不仅能诊治寻常病症,连一些疑难杂症也能应付。信里还附了一包晒干的金银花,说是泡茶喝能清热降火,适合孕妇饮用。
正说着,林砚端着一个描金托盘走过来,托盘里放着一碟杏仁酥和一壶菊花茶。“安儿刚从宫里回来,肯定饿了,快吃点点心。”她将托盘放在小几上,又转向沈清沅,语气温柔,“方才秦州的药农又派人送来了消息,说今年的薄荷晾晒工作已经完成,一共收了三十五麻袋,除了留着自己用和卖给药商的,剩下的都打包好了,不日就会送来京城。他们还说,按照你教的法子,明年打算再扩种十亩地,让更多百姓跟着种薄荷,也好多赚些银子。”
“那可真是好消息。”沈清沅点头道,“秦州的土壤适合种薄荷,只要销路稳定,百姓们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。”
“是啊,”林砚在她身边坐下,拿起茶壶为她倒了一杯菊花茶,“我让人把你之前设计的薄荷香囊图样寄给了秦州的药农,让他们把晒干的薄荷做成香囊,既能驱虫,又能提神,想必也能卖个好价钱。我那绸缎庄最近也打算推出几款绣着薄荷纹样的襦裙,肯定能受欢迎。”
沈清沅看着林砚眼中闪烁的光芒,心中暖意融融。自从林砚打理起绸缎庄和胭脂铺,整个人都变得愈发精神,每日忙着核算账本、设计新款,却乐在其中。如今生意蒸蒸日上,不仅补贴了家用,还能为秦州、云溪的百姓谋些销路,真是一举多得。
正说着,院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,沈修和陆景渊一同走了进来。沈修身着藏青色官袍,腰间系着玉带,脸上带着一丝疲惫,却难掩眉宇间的喜色;陆景渊一身玄色常服,身姿挺拔,肩上落了些许尘土,看到沈清沅时,眼中的锐利瞬间化为温柔。
“父亲,景渊,你们回来了。”沈清沅起身想迎,却被陆景渊快步上前按住。
“别动,仔细累着。”陆景渊扶着她坐下,指尖轻轻探了探她的额头,“今日感觉怎么样?孕反有没有好些?”
“好多了,喝了薄荷粥,又吃了几颗青梅,舒服多了。”沈清沅笑着道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