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海贼王:开局觉醒金狮子模板 > 第416章 踩着名字的台阶,走上没有王的山顶

第416章 踩着名字的台阶,走上没有王的山顶(2/2)

目录

那扇亘古长存的青铜巨门,竟从鲜血滴落之处开始,如被风化的沙雕,寸寸化为飞灰,无声无息地消散在水中。

它不是被暴力摧毁,而是因为“献祭”——一份承载着追寻、思念与决心的真实情感联结,满足了它存在的唯一条件。

门后,并无奇珍异宝,也没有远古神兵。

只有一间空旷的石室,四壁之上,挂满了空白的、不知由何种材质制成的卷轴。

一名胆大的巡礼者,怀着忐忑的心情,第一个走进了石室。

就在他踏入的瞬间,他正前方的一张空白卷轴上,竟凭空浮现出丝丝缕缕的墨迹,自动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——那是他早已模糊的童年记忆,他的母亲正一边为他缝补衣衫,一边温柔地呼唤着他的乳名。

男人瞬间泪流满面,跪倒在地。

接着,第二个人、第三个人……每一个人走进石室,都会有一张卷轴为之亮起,显现出一段他们自己或家族中早已失传的珍贵记忆。

他们终于明白,这里是所有被遗忘者的终点,也是所有寻名者的起点。

他们不再急于离开,而是自发地在此地驻留下来,将这里命名为“忆堂”,专门收集、记录那些被世界遗忘的姓名与故事。

艾琳的诊所,又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。

那是一个衣衫褴褛、眼神麻木的老人,被人发现时正蜷缩在垃圾堆里,已经失去了言语的能力。

艾琳没有为他做任何检查,只是为他倒了一杯后院井中新打上来的“言泉”,递到他面前,平静地说:“喝下去,你会想起你是谁。”

老人迟疑地接过水杯,啜饮了一口。

下一秒,他仿佛被雷电击中,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,那双浑浊的眼睛里,先是迷茫,然后是震惊,最终化为滔天的愤怒!

“砰!”

他猛地一拍桌子,用尽全身力气,发出一声嘶哑却石破天惊的怒吼:

“我不是‘丙三六’!我叫李守仁!!”

这个名字,如一颗炸雷,瞬间让整个诊所陷入死寂。

李守仁,三十年前因编撰《百年真相》而触怒天龙人,被世界政府秘密逮捕、并宣布“病亡”的王国首席史学家!

消息不胫而走。

数日后,远在圣地玛丽乔亚的世界政府,竟罕见地发表声明,严厉驳斥此为“无稽之谈”,并声称将追查谣言源头。

艾琳看着报纸上的声明,发出一声冷笑。

她将李守仁老人安置在诊所阁楼,每日让他口述那段被掩盖的历史。

她用一只小小的电话虫,将这一切录下。

三个月后,这些承载着真相的录音,通过那张无形的鸣心藤巨网,如同病毒般,无声无息地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。

十七个地下出版集团,在同一天,同步出版了一本名为《被删之书》的着作。

首印的百万册,没有一本书的作者署名是印刷的,全部都是由拿到书的读者,亲手写上——“李守仁”。

“忆堂”建立后,桑蒂知道,她的使命已经转入下一个阶段。

她决定解散这支庞大的巡礼团,让他们如蒲公英的种子般,回到各自的家乡,去传播唤醒记忆的火种。

临别前夜,一名巡礼者忧心忡忡地问:“桑蒂大人,我们回去后,若遭遇强权的阻挠与镇压,该当如何?”

桑蒂没有回答。

她只是从怀中取出一个古旧的陶罐,倒出了满满一把细腻的灰烬——正是当初她在“无声村”外,燃烧那些记载着“无名者”信息的羊皮纸后,所收集的残灰。

她将灰烬分给每一个人一小撮,声音平静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:“当你们站在压迫者面前时,无需刀剑,也无需言语。只需撒出这把灰,然后,大声说出你自己的名字。”

数日后,北海某王国。

一群试图镇压命名运动的士兵,将数百名民众包围在广场中央。

就在领头的军官准备下令逮捕时,人群中,不知是谁第一个撒出了那撮灰烬。

刹那间,漫天飞舞的炭末,在阳光下折射出点点微光。

每一个飘落的微粒,都仿佛承载着一个不屈的灵魂。

“我叫汉斯!”撒出灰烬的男人,昂首挺胸,高声喊道。

那声音仿佛一道引信,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百姓心中的共鸣!

他们想起了传说,想起了被遗忘的祖辈,想起了那个踏碎伪碑的“我们”!

军官张了张嘴,那句“镇压”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。

因为他看到,他身后的士兵们,握着武器的手,已经开始不自觉地颤抖。

桑蒂独自一人,再次登上了那座早已废弃的空岛遗迹。

遗迹的最高峰,那块曾被无数人瞻仰的石碑依旧矗立,上面迈克·J·布莱恩特留下的字迹清晰可见:“下一个名字,由你来写。”

她伸出布满风霜的手,轻轻抚过冰冷的碑面,仿佛在与一位老友对话,轻声道:“不,你早就写下了。”

话音落下的瞬间,整座巨大的石碑,竟开始缓缓下沉,最终完全没入地面,消失不见。

而在石碑原本矗立的地方,一株新生的鸣心藤,正破土而出。

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、扭曲、盘结,最终,形成了一个苍劲有力的、所有人都认识的词语。

“我们”。

桑蒂最后看了一眼那个词,转身离去,她孤高的身影,渐渐融入了无边无际的云海之中。

她没有山顶,因为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。

她只有远方。

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,无数个平凡的午后与黄昏。

一位母亲正对着牙牙学语的孩子,认真地、一遍又一遍地说着:“记住,你叫小明。”

一位铁匠,将新打好的刀递给学徒,沉声道:“拿着,以后报我王五的名号。”

两个在街头偶遇的陌生人,在擦肩而过时,会不自觉地相视一笑,轻声说出那句已成为新时代问候语的话:

“记住,你叫什么。”

风起了,海笑了,那条由无数名字铺就的路,还在坚定不移地向前走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