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 产量惊魂(1/2)
收获的时刻庄重而急促。赵小满不敢有丝毫耽搁,趁着天气尚稳,她几乎是不眠不休,用那柄石刀和双手,小心翼翼地将每一株沉甸甸的粟穗割下。没有打谷场,她就在一块相对平坦的大石板上,用削好的木棍反复捶打、揉搓。金黄色的粟粒如同暴雨般噼啪落下,在她脚边越积越多,那声音清脆密集,是她听过最悦耳的乐章。
捶打、扬场(借助自然风)、去壳……每一步都极其耗费时间和力气,但她做得一丝不苟,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。每一粒粟米都珍贵如金,不容浪费。
当所有粟粒最终被收集起来,装进那几个她早已洗净晾干、最大的陶罐和麻袋里时,看着那几乎将容器填满的、散发着新粮特有香气的金色颗粒,赵小满的心脏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。
这产量……似乎远远超出了她的预估!
她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她需要确切的数字。
没有标准的计量工具,她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——找来一个村里大致通用的旧木斗(还是陈伯早年遗弃,她修好的),一遍又一遍地、极其小心地舀量。
一斗,两斗……五斗……
陶罐和麻袋渐渐见底,而旁边用来看总量的空袋子里,粟米越堆越高。
她的呼吸越来越急促,手指因为紧张和激动而微微颤抖。
当最后一斗粟米倒入总量袋,她看着那几乎装满整个袋子的惊人分量,脑子里飞快地计算着。
三十平米,约合零点零四五亩。
而她收获的粟米,足足有**八斗**有余!(注:明代一石约合现代120斤,一石=10斗)
折算成亩产……竟是接近**一石八斗**!(约合现代216斤\/亩)
这个数字像一道闪电,狠狠劈中了赵小满!
她猛地僵在原地,瞳孔因为极致的震惊而收缩。
怎么可能?!
她清楚地记得,原主记忆里,即便是最好的年景,赵家屯乃至整个县,粟米的平均亩产也就在**一石**左右(约120斤\/亩),那还得是上好的水浇地!遇到干旱或虫灾,能收个五六斗就算谢天谢地了!
可她这块地,是人人嫌弃的沙石地!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!全靠她一个人,用那种杯水车薪的方式浇灌!
亩产一石八?!这几乎比最好的良田丰年还要高出八成!
一股巨大的、不真实的狂喜和深深的恐惧同时攫住了她。这产量太吓人了,好到令人心慌!若是传出去……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