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荒村被卖女:握锄头砸烂重男轻女 > 第111章 学堂初啼

第111章 学堂初啼(2/2)

目录

犹豫和顾虑,像无形的绳索,绊住了她们的脚步。

王二婶见没人动,急了,铃铛摇得更响:“都愣着干啥?粮食多还是咋的?不想明年多收几斗粮,让娃多吃几口饱饭?怕啥?学本事还丢人了?俺第一个去!”

说着,她当真扭身就朝着“立身堂”走去。

有她带头,溪边那两个曾跪地作证的寡妇互相看了一眼,咬了咬牙,也擦擦手,默默跟了上去。接着,又有三四个平日里与王二婶交好、或是同样家境贫寒、迫切想改变现状的妇人,迟疑着、互相鼓动着,也挪动了脚步。

稀稀拉拉,最终有七八个妇人,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,来到了“立身堂”门外。

赵小满已经站在那里等候。她看着这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,她们脸上带着局促、好奇和戒备。她没有说什么客套话,只是指了指墙上那幅简陋的炭画。

“这是堆肥沤粪的法子。”她的声音平静,甚至有些干涩,却异常清晰,“土肥,苗才壮。传统法子沤得慢,臭,肥力还差。”

她开始指着图画,结合自己的实践,用最朴实的语言,讲解每一个步骤的要点和原理:为什么要分层?怎么判断水分?什么时候该翻堆?……

起初,妇人们还只是被动地听着,眼神游移。但随着讲解深入,听到那些闻所未闻却又合情合理的细节,看到画上直观的对比,她们的眼神渐渐变了,变得专注,甚至发出了惊奇的低声议论。

“呀,还得洒水?俺以前都是干堆着……”

“秸秆要铡那么碎?怪不得俺家那粪坑老是不发热!”

“原来要这样翻?俺就说嘛……”

知识的光芒,穿透了疑虑和隔阂,照亮了她们被劳苦磨得有些麻木的眼睛。

第一堂简陋至极的“农技课”,就在这深秋的寒风中,在“立身堂”的泥墙外,开始了。

没有学堂的桌椅,没有先生的戒尺。只有一幅炭画,一个认真的讲述者,一群逐渐被吸引的倾听者。

王二婶在一旁,看着这景象,不由自主地又轻轻摇了一下手中的铜铃。

“叮铃……”

铃声清脆,仿佛一声稚嫩却充满生命力的初啼,宣告着某种新生事物的破土。

知识的火种,已悄然递出。能否燎原,尚未可知。

但第一步,已然迈出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