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6章 农器开眼(2/2)
“成交!”赵小满立刻应下,掏出钱袋点了二百文钱,又将徐记定金里预支的一部分凑上,交给铁匠。小心地将那半具曲辕犁(缺少犁铧等铁器部分)搬到独轮车旁,用绳子仔细捆好。
刘氏看着那用银簪和大部分现钱换来的“破烂”,心疼得直抽气,却又不敢多说。
离开了铁匠铺,赵小满心中因那曲辕犁而激荡不已,却又为资金的骤然紧张而蹙眉。正思量间,路过一家种子行。她下意识地望进去,店里各式各样的种子袋吸引了她的目光。
立身堂不能只靠荞麦,必须丰富作物种类。她走了进去,仔细看着标签:粟、黍、豆、麻……
店伙计见她一个村姑打扮,并不热情。赵小满也不在意,只细细询问各种种子的习性和价钱。她的目光最终落在角落一个不起眼的小布袋上,标签写着“**西域皱皮豌豆**”,价钱却比普通豆种贵上不少。
“这是什么豆?”她问。
伙计懒洋洋答道:“哦,那个啊,说是西域传来的玩意儿,皮是皱的,长得怪。没人买,放了好久了。”
皱皮豌豆?赵小满心中一动。她记得祖父笔记里提过一句,说某种外域豆类“**根瘤固氮,肥田沃土**”,虽未明确说是何物,但“皱皮”这个特征却对上了!若真如此,这种豆子不仅能收豆子,还能改良她们那贫瘠的土地!
“这豆种,怎么换?”她压下激动问道。
伙计见她感兴趣,来了点精神:“这东西金贵,按规矩得用细粮换。你要诚心要,这一小袋,算你……三升精麦面吧!”
三升精麦面!价钱不菲。但赵小满想到它可能带来的长远好处,毫不犹豫地指着车上仅剩的一袋准备带回去给孩子们尝鲜的“立身细面”:“俺用这袋细面跟你换,可行?这面比精麦面只好不差!”
伙计狐疑地打开面袋一看,那雪砂般的品质让他吃了一惊,尝了一点更是点头,当即同意交换。
赵小满小心翼翼地将那一小袋珍贵的、可能蕴含着肥田秘密的西域皱皮豌豆收好。
农器开眼,典簪换奇犁。
豆种蕴机,沃土藏新希。
归途的独轮车上,载着半具未来的省力利器,一小袋可能改变土地命运的希望之种,还有几乎空空如也的钱袋。赵小满的目光却比来时更加明亮坚定。她知道,今日的投资,他日必将百倍回报于立身堂的土地和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