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渠道裂变(2/2)
虽然没得到准信,但至少没被直接轰出去,刘氏觉得这也算是个好消息。
两人在约定地点汇合,交换了信息。
“酒坊路子看来能走通,就是要货质量高。”
“染坊和酱园也能试试,特别是豆子,咱们今年新收的豆子成色好!”
“还有张嫂子说的靛蓝草,要是真能种成,染坊肯定收,那价钱可比粮食贵多了!”
希望如同拼图,一块块在她们面前拼接起来。
回到立身堂,将情况与众人一说,气氛顿时活跃了不少。分散出货,不仅能降低风险,还能根据各家产出特点,卖上更好的价钱!
“就这么干!”赵小满一锤定音,“咱们立身堂的细面和荞麦,主力还是走徐记,但每次量要控制,不能太扎眼。高粱和豆子,分出一部分,我去联系刘记酒坊和城西的王氏酱园试试水。”
“黑土洼那边,张嫂子已经去找靛蓝种种了!要是能找到,咱们几家的坡地、边角地都能试着种!”
“还有那皱皮豌豆,”赵小满补充道,“除了留种肥田,剩下的豆子,我看颗粒很大,说不定酱园也会要,或者……以后咱们自己也能琢磨着做点吃食?”
渠道裂变的策略迅速得到执行。妇盟的运作,从最初的绝望抱团,开始向有组织的分工协作演变。
几天后,赵小满再次通过老周,与刘记酒坊的一个二掌柜搭上了线。她带去的高粱样品,颗粒饱满金黄,远超酒坊平日收的普通货色。二掌柜验看后十分满意,虽然对她们的身份来历有些疑虑(赵小满只说是替山里几家合伙的亲戚出货),但在质量和价格的诱惑下,还是爽快地定下了一小批货,并约定了隐秘的交货方式(利用酒坊清晨收粮入后仓的时段)。
与此同时,一批上好的黄豆,也通过类似的方式,送到了王氏酱园的后门,换回了不错的价钱。
而黑土洼的张寡妇,也兴冲冲地带来了好消息:她辗转找到了几十斤陈年的靛蓝草根茎,虽然不多,但足够几家分种试种了!
看着那深蓝色、带着泥土气息的根茎,妇人们仿佛看到了未来染坊里流淌出的、价值不菲的蓝色染料,眼中充满了憧憬。
立身堂的院子里,悄然开辟出了一小块试验田。一半,精心种下了那珍贵的西域皱皮豌豆;另一半,则栽下了代表着新希望的靛蓝草根茎。
渠道裂变,分流入市。
粮豆靛蓝,各觅生机。
妇盟这棵幼苗,在狂风暴雨的摧折下,非但没有夭折,反而开始将根须更深地扎入土壤,并尝试着伸出更多稚嫩却顽强的枝桠,去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。一条隐秘而坚韧的生存网络,正在黑暗中悄然织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