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6章 阴阳合工(2/2)
不知是从哪个孩子开始,也许是看着母亲和阿姨们忙碌的身影有感而发,一段稚嫩却节奏鲜明的童谣,慢慢地在这工地上流传开来,起初只是小声哼唱,后来声音越来越响,越来越齐:
“**老鸦岭呀,高又陡哟——**”
(铛!咔嚓!)
“**娘子挥旗呀,汉子抡锤哟——**”
(嘿呦!嘿呦!抬筐走!)
“**醋龙喷口水呀,石虎张开口哟——**”
(嗤——!)
“**流出甜甜水呀,灌饱咱粮篓哟——**”
(快搬!快搬!)
简单的词句,重复的旋律,却无比贴切地唱出了眼前的景象,唱出了人们心中的期盼。尤其是那句“娘子挥旗呀,汉子抡锤哟”,既肯定了妇人们的指挥与核心作用(挥旗),也彰显了男人们的勇力(抡锤),将这种“阴阳合工”的状态描绘得生动传神。
男人们听着童谣,抡锤更有力了;妇人们听着童谣,脚步更轻快了。就连一向严肃的赵小满,嘴角也忍不住勾起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意。
赵老蔫派来的一个心腹晚辈,偷偷躲在远处山石后窥探,本想看看这边如何劳民伤财、如何触怒山神,看到的却是这热火朝天、分工明确、甚至还唱着歌的场面,听到那“娘子挥旗”的童谣,顿时觉得三观受到了冲击,灰溜溜地跑回去报信了。
里正在屯子里听到这传闻,更是气得摔了茶杯。他无法理解,这些泥腿子怎么就能被一群妇人和一点粮食摆布得团团转,还干得如此起劲?甚至编出这等“阴阳颠倒”的童谣来!
一天的劳作结束,测量之下,进度惊人!由于人手增加和分工优化,加之醋蚀法运用得越发熟练,今日竟**凿深近一丈**!虽然越往深处越难,但这速度已远超预期。
收工回屯的路上,虽然人人疲惫欲死,但气氛却与往日不同。男女之间不再那么泾渭分明,偶尔会有简单的交流。
“他婶子,今天亏得你们清渣快。”
“他大哥,你那一锤力道足,崩下来好大一块!”
简单的对话,却标志着隔阂的初步消融。
**阴阳合工,各展其长。**
**编筐运渣,保障通畅。**
**童谣声声,唱彻希望。**
**坚冰既破,浩荡之势已成。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