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 税收博弈(2/2)
“既然如此,”赵小满抬起头,目光坦然,“‘同心渠’虽已通水,然渠身新筑,多为土石结构,尚未完全巩固。山洪冲击、渠岸垮塌、泥沙淤积之患,犹在眼前。若不能常年疏浚维护,恐不需一两年,此渠便会废弛,届时非但渠税无着,万亩良田亦将复归干旱,民依旧困顿,官亦无所收。岂非徒耗民力,于国于民皆无益乎?”
孙师爷闻言,沉吟起来。这确实是实际问题,水利工程最难的就是后期维护。
“依你之见,该当如何?”他倒是想听听这名声在外的丫头有什么高见。
赵小满成竹在胸,缓缓说出早已想好的方案:“小女愚见,或可试行‘**分段包养,以役抵税**’之法?”
“分段包养?以役抵税?”孙师爷和众人都是一愣。
“正是。”赵小满解释道,“即不再向各户直接征收‘渠税’银钱或粮食,而是将整条‘同心渠’及其支渠,依据灌溉范围,划分成若干渠段,**明确分配给各受益户共同负责养护**。各户每年需出一定工日,负责所属渠段的清淤、加固、巡查看护等一应事宜。”
她目光扫过乡民,声音提高:“如此一来,渠税实则转化为了**养护渠段的劳役**。官府无需再耗银钱组织人力维护水渠,却能保证水渠长通长流,税基永固;农户虽出了力气,却省下了实实在在的税赋,且能确保自家田地永得灌溉之利,岂不两全其美?此所谓‘以役抵税’!”
她顿了顿,又补充道:“当然,此法需立下章程,明确各段包养户、养护标准、考核之法。可由屯中公推专人督查,年终报于县衙备案。若有懈怠致使渠段淤塞损坏者,则需罚钱或加倍出役,乃至取消其灌溉之权。若养护得当,渠流通畅,则视同完税。”
一番话,条理清晰,利弊分明,既解决了官府的顾虑(税收和水利维护),又极大减轻了农户的负担(不出钱粮只出力),还将维护责任与切身利益直接挂钩,保证了水渠的长久利用。
孙师爷听得眼中精光连闪。他作为钱谷师爷,自然算得清这笔账。直接征税,看似立刻有钱粮入库,但逼得太狠可能激起民变,且水渠坏了后续更麻烦。而这“分段包养法”,虽然眼前少了笔税款,却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维护难题,保证了长远税源,政绩上反而更漂亮!简直是花小钱(甚至不花钱)办大事的绝佳策略!
他捋着胡须,脸上的冰霜融化了,甚至露出一丝赞赏的笑容:“唔……‘分段包养,以役抵税’?此法倒是新颖,颇合‘使民以时’的古训,亦能保水利长治久安。赵小满,你倒是有些见识。”
他转身与户房书吏低声商议了几句,书吏也连连点头。
孙师爷最终清咳一声,对众人宣布:“既然尔等有此维护公心,本师爷便体恤民情,准尔所请!即日起,‘同心渠’便试行这‘分段包养,以役抵税’之法!具体分段与章程,由尔等自行拟定,报县衙核准备案!望尔等善加维护,若敢懈怠,国法不容!”
“多谢师爷!多谢大人恩典!”乡老和众农户闻言,如蒙大赦,巨大的惊喜冲击之下,纷纷跪倒在地,叩谢不止!不用交税了!只需要出力气养护水渠就行!这简直是天大的恩典!
而这一切,都是赵小满争来的!
众人抬起头,看向赵小满的目光,充满了无尽的感激和敬服。不仅带他们开渠活命,如今更是从官府虎口下,为他们保住了这来之不易的生计!
孙师爷一行满意地乘车离去。
渠岸上,黑压压跪倒一片的乡民却久久不愿起身不知是谁带头,朝着赵小满的方向,再次深深叩首,发出震天的呼喊:
“谢小满姑娘活命之恩!谢小满姑娘保渠之恩!”
声浪滚滚,发自肺腑,比之前通水时的欢呼更添了几分沉重与真挚。
税收博弈,智斗胥吏。
分段包养,以役抵税。
巧解死结,双赢共利。
万民叩谢,恩威自此深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