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荒村被卖女:握锄头砸烂重男轻女 > 第300章 势成宣言

第300章 势成宣言(1/2)

目录

秋深,天高云阔。永安县童生试免缴报名费的政令,如同最后一记重锤,将“巾帼农社”与“赵小满”这两个名字,深深凿进了永安县的每一寸土地,每一个人的心间。不再是争议的焦点,不再是异类的象征,而是成为了实力、信誉与某种超越世俗眼光的智慧的代名词。农社的存在,已然成为一种不容置疑的“势”。

这一日,赵家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。并非年节,亦非婚嫁,而是农社一年一度的秋收庆典兼全体社员大会。屯中央最大的打谷场被清扫得一尘不染,金黄的稻谷堆成了连绵的小丘,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丰饶之光。新收的棉桃雪白松软,与一匹匹叠放整齐、泛着青莹光泽的“巾帼青”布匹,共同构筑起一片物质充盈的海洋。

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,是农社全部的成员。她们中有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妪,有意气风发、眼神明亮的中年妇人,亦有刚刚加入、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却已脊背挺直的年轻姑娘。她们穿着或新或旧的青布衣裙,那是农社的标识,更是她们自立精神的象征。人数逾千,密密麻麻,站满了整个打谷场,却无寻常集市的喧哗嘈杂。一种沉静而磅礴的力量在空气中无声地流淌,那是历经磨难后凝聚的自信,是掌握自身命运后的坦然。

赵小满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之上,依旧是那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衣,身形在巨大的粮垛与如海的布匹映衬下,显得有些单薄。然而,当她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望向她的、充满信任与期待的面孔时,一种无形的、足以撼动山岳的气场便自然而生。

她没有立刻说话,而是缓缓抬起手臂,指向身后那巍峨如山、象征着汗水与收获的粮垛,指向那如云似雪、代表着温暖与技艺的棉山布海。

台下万千目光,随着她的指引,落在那沉甸甸的、几乎要溢出视野的丰饶之上。那是她们一犁一锄耕种出来的,是一梭一线纺织出来的,是她们挣脱枷锁、用双手为自己、为家人挣来的立身之本!

场中静得能听到风吹过谷穗的沙沙声。

赵小满收回手臂,目光重新落回台下,清亮的声音不高,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,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,激荡起层层涟漪:

“姐妹们!”

只一声呼唤,台下许多妇人的眼眶便已湿润。

“看看我们身后!”赵小满的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一种金石般的铿锵,“这,是什么?”

她不等回答,自问自答,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:“这是粮!是布!是我们熬过无数日夜,淌下无数血汗,才堆积起来的仓廪!是让我们的孩儿不再因饥饿啼哭,让我们在寒冬不必瑟缩的依仗!”

“可今天,我要告诉你们,这,不仅仅是粮,不仅仅是布!”

她的目光变得锐利而深远,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实物,望向了更辽阔的天地,更沉重的历史。

“那些高高在上的人,那些握着笔杆、定着规矩的人,他们管我们叫什么?‘牝鸡司晨’?‘晦气之源’?说我们乱了纲常,坏了风气!”

台下隐隐响起压抑的愤懑之声。

赵小满嘴角勾起一抹冷冽而傲然的弧度:“让他们说去!由他们说去!他们可以闭着眼睛,堵着耳朵,继续念他们的圣贤书,守着他们的老黄历!”

她猛地踏前一步,声音如同积蓄了万钧之力的雷霆,轰然炸响在打谷场的上空,震得人心头发颤:

“但我们自己,要看清楚,要弄明白!我们身后这如山如海的粮棉布匹,我们农社纳的占了一县三成的赋税,我们织的布能裹住边关将士的伤口、抵住塞外的风寒——这一切,堆在一起,叠在一处,它是什么?!”

她停顿了一下,目光如电,扫过全场,将所有人心中那股奔涌的情绪提升到了顶点,然后,用尽全身的力气,发出了石破天惊的宣告: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