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荒村被卖女:握锄头砸烂重男轻女 > 第309章 武装护社

第309章 武装护社(1/2)

目录

周子骏焚祠跳井的惨剧,如同一声丧钟,虽终结了周家直系的报复,却也以一种极端的方式,向赵家屯敲响了警钟。明处的獠牙已被斩断,但暗处的恶意却如跗骨之蛆,并未随之消散。屯内人心浮动,尤其是夜间,妇孺老幼难免提心吊胆,白日里辛勤劳作带来的充实感,总在夜幕降临时被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安所侵蚀。

赵小满站在理事堂前,望着屯中渐次亮起的稀疏灯火,眉头微蹙。铁碑能划定土地的界限,能威慑明处的抢夺,却防不住暗夜里的冷箭,挡不住心怀叵测者的纵火与破坏。农社的根基,不能只建立在官府的判决和自身的血性之上,更需要有切实的、足以自保的力量。

“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护卫。”她转过身,对围拢过来的王二婶、春草姐等核心骨干沉声说道,语气中没有丝毫犹豫,“不是用来主动招惹是非,而是要让任何想在暗地里打我们主意的宵小之辈,在动手之前,先掂量掂量代价!”

这个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。连日来的担惊受怕,让她们深切体会到,没有武力的保障,再丰厚的家底也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的楼阁。

说做便做。农社迅速发布了组建护卫队的告示,名称也直接明了——“铁锄卫队”。寓意明确:她们本是耕田的农妇,手中的铁锄既是生产工具,亦可化为守护家园的武器。

报名者异常踊跃。不仅有许多身强力壮、性子泼辣的中年妇人,就连一些平日里沉默寡言、但干活一把好手的年轻姑娘,也毅然报了名。最终,经过筛选,一支由五十人组成的“铁锄卫队”正式成立,由性格沉稳、力气过人的春草姐暂任队长。

武器是个难题。农社不可能,也绝不能私藏刀剑弓弩等制式兵器,那是官府大忌。赵小满与几位老工匠商议数日,最终定下了方案:打造一种特制的“包铁尖棍”。

棍身选用坚韧沉重的硬木,长约六尺,寻常妇人双手持握正好趁手。关键在于棍首,工匠们将打磨锋利的熟铁枪头,巧妙地用铁箍紧密地包裹、铆接在棍端,外形看去,仍像是一根加长了、加固了的农用铁尖棍(类似改良的铧犁杆),但其顶端那寒光闪闪的尖锐,却赋予了它不容小觑的杀伤力。这既避开了“私藏兵器”的嫌疑,又在必要时能形成有效的防御与反击。

与此同时,屯子的防卫体系也开始构建。在屯子的四角,利用原有的高大树木或搭建简易木架,设立了四个望哨。围绕屯子外围,挖掘了浅壕,设置了绊索和铃铛。铁锄卫队分为三班,日夜轮值,巡夜者两人一组,手持包铁尖棍,沿着固定的路线交叉巡逻,目光警惕地扫视着任何可疑的动静。

起初,还有些生疏和紧张。但很快,在春草姐的带领下,卫队成员们逐渐熟悉了巡夜的节奏和技巧,脚步声沉稳,眼神锐利,那整齐划一的身影和手中在月光下偶尔反射寒光的尖棍,成了赵家屯夜晚一道新的、令人安心的风景。

就在铁锄卫队初具雏形,巡夜制度稳步运行之际,一个意想不到的人,在一个傍晚,悄然到访。

来的正是之前曾送来残甲与木匾的北疆镇夷军百夫长,雷猛。他依旧是一身风尘仆仆的军服,脸上带着边关军人特有的粗粝与精悍,只是此次前来,并未大张旗鼓,只带了两名亲兵,如同寻常访友。

赵小满将他迎入理事堂后厢房。雷猛也不客套,目光扫过窗外隐约可见的、正在列队巡逻的铁锄卫队身影,咧了咧嘴,露出一口白牙:“赵社长,听说你们搞了个‘铁锄卫队’?有点意思。”

赵小满为他斟上茶,神色平静:“乡下地方,匪患难测,不得已,求个自保而已。让雷将军见笑了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