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1章 血染渠源(1/2)
永昌县地处北方,十年九旱,水贵如油。流经县境的白沙河,便是沿岸数十村落赖以生存的命脉。去岁冬雪稀少,今岁开春以来,更是滴雨未落,烈日灼烤着干裂的土地,田里的秧苗蔫头耷脑,连耐旱的粟米都卷了边儿。水,成了比粮食更金贵、更能引发争端的东西。
巾帼农社所在的赵家屯及下游几个村落,得益于去年加固修缮、并以周家牌坊石料为基的新水闸,加之农社统一调度,用水尚算有序,虽也紧张,但至少能保住秧苗不死。然而,位于白沙河更上游的李家村,情况却截然不同。
李家村地处河湾上游,本是近水楼台,奈何村中青壮多外出谋生,留守的老弱妇孺无力维护水利,村头那控制分水的旧木闸早已腐朽不堪,难以有效蓄水。更麻烦的是,村中人心不齐,几家大户只顾着引水浇灌自家靠近河边的好田,全然不顾坡地旱田的死活,争吵内耗不断,使得本就有限的水资源更是捉襟见肘。
眼看着河床日渐裸露,只剩下中间一股浑浊的细流,而下游赵家屯方向因有水闸调控,田里竟还能见到些许水光,李家村人的眼睛渐渐红了。
“都是赵家屯那帮娘们搞的鬼!”村里游手好闲的闲汉李癞子,蹲在村口枯死的老槐树下,唾沫横飞地煽动着,“她们把水都截到下游去了!修那么结实个水闸,就是想渴死咱们上游的人!”
“没错!我亲眼看见的,她们那闸门关得死死的,一滴水都不给咱们留!”另一个跟班附和道。
这话如同火星,掉进了李家村人焦灼干涸的心田。对下游的嫉妒,对缺水的恐惧,以及长久以来对巾帼农社那群“不安分”女人的轻视与不满,瞬间交织成了冲天的怨气。
“不能等了!再等下去,庄稼全得死光!”
“咱们得自己去把水放开!”
“对!砸了她们的闸!把水抢回来!”
被绝望和愤怒驱使的村民,尤其是那些家中田地位于坡地、眼看就要绝收的汉子,在李癞子等人的鼓动下,抄起了锄头、铁镐、木棍,几十号人如同决堤的洪水,浩浩荡荡又杂乱无章地朝着下游赵家屯水闸的方向涌去。
赵家屯这边,负责巡查看守水闸的,正是铁锄卫队的成员。今日当值的队长是秋菊,她带着两名队员,远远就看到上游黑压压来了一群人,气势汹汹,手中还拿着家伙,心知不妙,立刻一边派人回屯里报信,一边带着另一名队员上前阻拦。
“站住!你们想干什么?”秋菊手持包铁尖棍,拦在通往水闸的小路上,声音虽竭力保持镇定,但面对几十个红了眼的壮汉,心中不免发紧。
“干什么?滚开!臭娘们!”李癞子挥舞着锄头,面目狰狞,“老子们来取水!再挡路,连你一起砸!”
“水闸是农社所建,分水自有规矩!如今大旱,上下游都难,理应协商……”秋菊试图讲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