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过命的交情(1/2)
结案报告照例写得艰难,却也照例被无声地归档进了那个标注着“异常”的加密档案库。
周文轩被送进了专业的心理康复机构,初步诊断是创作压力导致的精神分裂与自我认知障碍,需要长期治疗。
外界只当是一位天才画家的陨落与唏嘘,唯有亲历者才知道,那悬崖边上拉回一条魂魄的惊心动魄。
接下来的几天,出乎意料地平静。
没有新的“异常案件”通报,闲云轩里,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,茶香袅袅的氤氲,以及那只小白狐偶尔从书架顶探出脑袋,用琉璃般的眼珠好奇打量下方的静谧。
这种平静,像暴风雨后难得的喘息,也让某些在紧张节奏中被忽略的东西,悄然浮上水面。
这天下午,陈科合上手中一本关于古代金石拓片的泛黄册子,抬眼看了看坐在对面,正对着笔记本电脑皱眉梳理以往案卷线索的刘芯彤。
阳光透过窗棂,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,几缕不听话的发丝垂落额前,被她随手别到耳后。
“刘警官,”他忽然开口,打破了满室的宁静,“有没有兴趣,换个地方喝点东西?”
刘芯彤从屏幕前抬起头,有些意外地看向他。陈科主动提出外出,这倒是新鲜。
地点是陈科选的,一家隐匿在老街深处,连招牌都模糊不清的咖啡馆。
推开沉重的木门,里面空间不大,光线昏暗,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烘焙的焦香和老旧爵士乐的慵懒调子。
与闲云轩的古意不同,这里沉淀的是一种属于旧西洋时光的、慢节奏的颓靡。
客人寥寥,各自窝在舒适的沙发里,享受着与世隔绝的静谧。
很适合谈话。
两人选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,窗外是行人稀少的青石板路,偶有自行车铃铛清脆地划过。
陈科点了一杯手冲瑰夏,动作娴熟地品味着咖啡师递上的那杯琥珀色液体,姿态与他品茶时一般无二。
刘芯彤则要了一杯最普通的美式,纯粹为了提神。
气氛难得的松弛,没有了案发现场的血腥与诡异,没有了闲云轩那无处不在的、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压迫感。只有咖啡的香气,和若有若无的蓝调音符在空气中流淌。
“画皮,聂小倩,陆判……”刘芯彤用勺子轻轻搅动着杯中的黑色液体,目光有些游离,仿佛在回顾一段光怪陆离的旅程,“短短时间,经历的事情,比过去几年刑警生涯加起来的还要……匪夷所思。”
陈科呷了一口咖啡,任由那复杂的果酸和花香在口腔中蔓延,微微颔首:“习惯就好。这个世界,本就比普通人看到的,要热闹一些。”他顿了顿,补充道,“当然,也危险一些。”
“习惯?”刘芯彤抬起眼,看向他,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笑意,更多的是感慨,“怎么习惯?从小到大,我接受的教育是物质决定意识,是证据链,是逻辑推理。可现在我亲眼看见墨迹在书页上流动,听见不存在于空气里的尖啸,感知到那些冰冷的、汲取生命力的触须……我的世界观,差不多已经被打得粉碎,然后又被你,还有那本书,用我无法理解的方式,强行粘合成了一个四不像。”
她的话语里没有抱怨,只有一种历经冲击后的疲惫与坦诚:“有时候半夜醒来,我都会怀疑,是不是某个案子压力太大,我自己出现了精神问题,这一切都只是我的幻觉。”
“不是幻觉。”陈科放下咖啡杯,声音很轻,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,“你看到的,感知到的,都是真实存在的‘另一面’。只是这‘一面’,不被大多数人所知,也不被现有的科学体系所完全接纳。”
他看着她,那双浅色的瞳孔在昏暗的光线下,显得格外深邃:“能这么快接受,并且尝试去理解、去应对,甚至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……刘芯彤,你比你自己想象的,要坚韧得多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