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闲云渡异录 > 第35章 连琐(上)

第35章 连琐(上)(2/2)

目录

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、样式古朴的襦裙,身形窈窕,长发及腰,只是面容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,看不真切。

她怀中似乎抱着一卷书册,身影飘忽不定,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。

正是《聊斋》中所述的才女鬼魂——连琐。

“汝……汝是何人?”连琐的声音带着一丝警惕和虚弱,空灵依旧,却少了方才吟诵时的投入。

“路过之人,闻姑娘吟诵,词句清雅,意境高远,心生敬佩,特来一见。”陈科语气依旧平和,如同在与一位素未谋面的才女品茗论诗。

连琐的身影微微晃动,似乎陈科的恭维让她有些无措,又有些……受用。

她迟疑了一下,低声道:“不过是……残句断章,难登大雅之堂……让先生见笑了。”

“姑娘过谦了。”陈科缓缓上前两步,保持着一个不至于惊扰到对方的距离,“李义山此诗,本就隐晦迷离,寄托遥深。姑娘能吟出其神髓,已是难得。”

连琐的身影似乎凝实了一丝,她微微抬起头,虽然看不清面容,却能感觉到她的目光落在了陈科身上:“先生……懂诗?”

“略知一二。”陈科微微一笑,“诗词之道,贵在性情,贵在寄托。姑娘反复吟诵此诗,可是心中有所郁结,借此抒发?”

连琐沉默了片刻,身影又变得飘忽起来,声音里却带上了更深的哀怨与……执拗:“郁结……是啊……有一句诗……那句诗……我无论如何……都想不全了……写不完了……”

她怀中的那卷书册虚影似乎紧了紧。

“那句诗,定是对姑娘极为重要?”刘芯彤忍不住开口问道。她站在陈科侧后方,手电光已经调暗,以免刺激到对方。

连琐的身影转向刘芯彤,雾气后的目光似乎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。

“重要……自然是重要的……那是……那是……”她的话语变得混乱起来,带着焦躁,“……是我未竟之志……是……是我放不下的……执念……”

她的身影开始剧烈波动,周围的温度骤然下降,空气中再次弥漫起那股浓郁的哀怨之气。

“姑娘稍安勿躁。”陈科适时出声,声音中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,“诗之一道,讲究灵光一现,强求不得。或许,换一个思路,或者与人探讨一番,反而能豁然开朗。”

连琐的波动稍稍平复了一些,她喃喃道:“与人探讨……百年孤寂……与谁探讨……他们都听不懂……都嫌我吵闹……”

她的语气里充满了被误解、被孤立的委屈。

刘芯彤心中一动。

她上前一步,与陈科并肩而立,看着那模糊的鬼影,尝试用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去沟通:“连琐姑娘,我或许不懂诗词的格律典故,但我是一名警察,经常需要从破碎的线索和混乱的证词中,拼凑出案件的真相。有时候,苦苦追寻一个答案而不得,暂时放下,或者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看,反而会发现之前忽略的关键。”

她顿了顿,继续道:“你放不下的那句诗,会不会……其实并不需要完全按照你原来的思路去补全?也许,它需要的,只是一个能让你的心意彻底通达的……‘句号’?”

连琐的身影彻底安静了下来。雾气后的目光,似乎牢牢地锁定了刘芯彤。

“不同的角度……句号……”她低声重复着,像是在咀嚼这两个陌生的词汇。

陈科有些意外地看了刘芯彤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赞赏。他没想到,她这种基于刑侦逻辑的思维方式,竟然能与一个沉溺于诗词执念的鬼魂产生奇特的共鸣。

“这位……姑娘,”连琐对刘芯彤的称呼变得慎重了些,“你说的话……有些意思。你……愿意听我……说说那句诗吗?”

她的语气里,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期盼,仿佛一个在黑暗中独行太久的人,终于看到了一丝微光。

刘芯彤看了陈科一眼,见他微微颔首,便转向连琐,郑重地点了点头:“当然愿意。”

月光透过破败的屋顶,静静地洒落在这片废墟之上,照亮了尘埃,也照亮了一个跨越了生死的、关于诗词与执念的对话。

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,刘芯彤随身携带的那本《聊斋志异》古本,在背包里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,《连琐》篇目的墨迹,似乎比刚才更鲜活了些许。

---

第035章·结束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