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男色误我,闷骚夫君太缠人 > 第106章 赏赐

第106章 赏赐(2/2)

目录

如今承袭王位,也上了年纪,倒是能和那些文臣,绕上几个来回。

想来魏渊年轻,不愿受此憋屈。

“若你不喜衙门的差事,常驻靖北军,你可愿意?”

“儿子愿意!”

魏渊连一刻都没耽误,马上答应。

·

之前魏渊只是在靖北军中历练,并未给予官职。

昭王与刘都统商议之后,给了魏渊一小队人马,让他操练。

他只操练不到一月,就带着这些兵勇,连挑十二座山寨,灭了那群悍匪。

若是常驻军中,假以时日,想来他能成就更大功业!

魏渊的态度,让昭王十分满意。

他微微颔首,又问:“若是常驻军中,以后十日一旬休,不能回府。这般清苦日子,你可真的想过?”

魏渊却道:“古人有‘安知鱼乐’的说法。我自小不喜诗词歌赋,琴棋书画,只喜欢舞刀弄剑,兵法兵书。别人觉得清苦,可于我而言,是乐事一件。”

魏渊难得说这么多话,表明心迹。

昭王当即连连点头,“既然如此,你就去军中,做刘都统的副手。”

淡淡一句话,却让魏渊颇为震惊。

抬头看向昭王,有些不可思议。

倒是全福机灵,马上提醒:“哎呀,恭喜三爷!三爷以后就是副都统了!老奴在这里,先给三爷道喜了!”

魏渊马上反应过来,立刻跪下,恭恭敬敬磕了个头。

“儿子,谢父王!”

·

魏渊离开后,昭王又翻看他呈上来的奏本。

全福重新泡了茶水,端上来,“王爷,您都看几遍了?还看呐!”

昭王放下奏本,喝了口茶,只觉唇齿生香,几日来心中那股子烦闷,一扫而光。

“你说,我这样看重他,老大、老二,会不会心生不满?”

“哪里会?世子和二爷,都是孝顺孩子,不会做如此想!”

“哼!他们的确不敢对亲爹不满,但会不会记恨老三,那可不一定……”

“王爷说的这是什么话?世子和二爷,都是通情达理的孩子,他们自小就在一处长大,打打闹闹,感情极好。三爷当这个副都统,他们只会高兴,不会记恨的!”

“是吗?”

“都是您的亲生儿子,有什么好记恨的?普通百姓之家,若是兄弟间有一人有出息,全家以后都要指望这一人生活,哪里会记恨自己的兄弟呢?

也就是王爷您的血脉出众,生出的儿子,皆有出息!这要放在民间,做父母的,恐怕早已被塑成金身,是要被人三叩九拜,求子求福的!

如今几位公子都成了才,您就是神佛在世,菩萨在生,也不为过!”

·

全福一番话,把昭王夸得天上地下,无人能及。

昭王也不再纠结,笑道:“你这奴才,越发油嘴滑舌了!”

“老奴这是真心话!而且,您且看吧,三爷以后,功业大着呢!往后恐怕老奴油嘴滑舌,都夸不够呢!”

“既如此,去取酒来,本王要喝上一坛,好好高兴一番!”

全福笑道:“这不巧了吗?前两日,三夫人又送了一坛过来,说是里头泡了腌渍的梅花,让我放两日,再呈给您!三爷今日归来,三夫人的酒,也正好可以喝了!”

昭王趴在酒坛边上,闻了闻,果然有一股梅花清香。

“老三媳妇真是,在吃喝上头,惯会享受!”

“三夫人第一时间,可是想着孝顺您呢,您还埋怨上了。若是三夫人知道了,恐怕回去是要哭了!”

·

“她会哭?”昭王嗤笑,“那小丫头,厉害着呢!我听说,她在外头,让林老头分了家,还弄了个铺面,准备做生意?”

全福摆上酒菜,一边伺候昭王用膳饮酒,一边回道:“确有此事。不过三夫人严谨,未在外头露面,也未用真名,想来不会出什么差池……”

“那就好……”

昭王吃口菜,喝口酒,心情不错,忍不住抒怀道。

“你得空还是提醒老三,让他看住他媳妇。小打小闹,我可以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。若是惹出事来,那王府家规,可不会留情!”

全福笑道:“您一向心慈,善待家人,三爷和三夫人不是不明事理的人。三夫人做生意的事,本也想禀告您。但您前几日,不愿见她,所以才没有跟您禀报……”

昭王略一挑眉:“你的意思,是本王的不对?”

“哎呦,奴婢哪里会是这个意思!您日理万机,没空管后宅这些人和事罢了。”

·

全福偷偷看了一眼昭王的脸色,见他并未不愉,想了想,接着说道:

“其实这么多年,您也不是不管,而是大多时候,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。您一心所愿,皆为家宅和睦。只是有些时候,她们不明白王爷您的心思罢了……”

全福寥寥数语,竟然把昭王这些天的烦闷,全说了出来。

昭王叹气:“是啊,本王希望家宅安宁,妻妾和睦。她们非但不懂我的苦心,反过来,各个怨恨本王,哎……”

昭王又端起一杯酒,一饮而尽。

“也就老三媳妇,为人憨直,还是一坛酒一坛酒地往这里送……”

昭王这段日子,过得的确不怎么如他心意。

往常每日都有不同的妻妾,给他送礼。

要么是银耳莲子羹,提醒他清热降火;要么就是油炸肉脯,给他当个零嘴儿。

虽然往日昭王觉得厌烦,觉得这些女人事儿多。

但猛得一下,无人来送了。

他竟心中有些失落。

王妃头疼发作,深居简出,不来请安,汤羹没有了。

沈侧妃被禁足一月,无法出门,肉脯也不送了。

赵侧妃操持家务,不太熟稔,忙得焦头烂额,也不来找他了。

至于其余侍妾,要不,如兰夫人那样的,本来身体就不好,不怎么动弹。

要不,就是有孕的在安胎,无孕的没有召见,不敢主动前来。

·

全福赶紧劝道:“王爷怎生如此想?阖府上下,心里惦记着王爷。古有伯牙子期二人,伯牙弹琴,无论高山流水,钟子期都能心领神会。可钟子期后来去世,伯牙却不知情,痛失知音后,摔断了琴。二人明明心意相通,却最终天各一方。想来是因为钟子期自认为,自己是个樵夫,不配与伯牙畅谈琴音。”

昭王目光微散,显然是听进去了。

全福接着道:“可若是伯牙当初,主动去寻子期,说不准二人能畅谈琴艺,以伯牙之才,得此挚友相助,说不定能留下更多名曲。想想真是可惜……其实夫妻如交友,身段高低,不过是世人俗见。谁先去找谁,又有何难呢……”

昭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,又喝了几杯酒后,长叹一声。

“王妃已经病了多日,等会子,去看看她吧。”

“是。”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