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金灵圣母入朝歌(1/2)
阴寿自尤府出来后,并没有回到王宫,漫步在凌晨的朝歌,看着人间烟火。
朝歌还是那个朝歌,昨夜的动乱,并没有给朝歌带来多大影响。或许在这个时代,动乱随时都会发生,人们习以为常。
动乱结束,尤浑只是受了轻伤,黄飞虎仅仅落了面皮。似乎都没有损伤,只是尤府上下无辜之人,又该魂归何处?
这该死的时代。
这万恶的洪荒。
但凡在红旗下长大的人,都见不得疾苦。
阴寿沉闷的心情,和充满朝气的朝歌,形成鲜明的对比,显得格格不入。
“你,在想什么?”
一道声音打断了阴寿思路,突然的话,并不突兀。轻柔的声音,仿佛能拂平所有伤痛与悲凉。
阴寿循声望去,见一绝色女子正缓步而来。身披金甲霞衣,光芒闪耀却并不刺眼。头戴玉凤九环冠,威严庄重,又不显得拒人于千里之外。
“金灵圣母?”
如此打扮,如此气质,阴寿瞬间想到了金灵圣母。截教女仙之首,同样命运悲惨。
总得来说截教不管好人坏人,都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。
“你认识我?”
金灵圣母奇怪的看向阴寿,更让她觉得怪异的是,她从阴寿眼中看到了悲悯之色,那是对自己的悲悯。
我截教女仙之首,神通法力不敢说无敌于洪荒,但是能要自己命的人屈指可数。
我被人可怜了?可怜自己的还是凡俗人王?金灵圣母总觉得有些荒谬。
阴寿反问道:“金灵圣母不在金鳌岛静诵黄庭,来我朝歌何事?”面对这位女仙之首,阴寿并没有畏惧之色。
“师尊命我下山游历,所以便来朝歌看看。”金灵圣母笑道:“大王曾严令诸教之人不得无故入朝歌,否则斩。大王不会斩了我吧?我在城外还看见了白莲童子呢。看他徘徊不前,想来对于大王甚是敬畏。”
阴寿笑了笑:“诸教门徒不入朝歌,截教却不在其列,我朝闻仲闻太师为大商立过汗马功劳,如今更是国中柱石定海神针。世人皆知闻太师出身截教,师出圣母。寡人谢过了。”
阴寿说着对金灵圣母微微弯腰,金灵圣母悄然换个身位,避过这一礼。
人王之礼,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受得起的,冥冥之中自有因果,修为越高,因果越深。
“大王不必客气。”金灵圣母笑道:“我观大王也不像别人说得那般蛮横霸道嘛。”
“朋友来了有好酒,敌人来了有战刀。”阴寿笑道:“此刻时日尚早,好酒是没有,却有好茶。不如请圣母移驾四方茶肆,品一品人间粗茶,偿一偿世间烟火。”
“人王有请,倍感荣幸。”
金灵圣母说着与阴寿并肩走向四方茶肆。
闻仲对这位人王死心塌地,师尊对这位人王另眼相看,把四教门徒骂得狗血淋头,玄都与广成子更是道心不稳。
她也很好奇这位人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,不然也不会直奔朝歌而来。
阴寿也在想着金灵圣母的事,按照封神剧情,还有四年就要正式拉开序幕,准确来说只有三年。
纣王六年,北海袁福通叛变,闻太师北征。这才是封神真正的序幕,而现在是纣王三年。
没有闻太师北征,纣王是不敢在给女娲进香时,胡乱题诗的。
事实上无论纣王题不题诗,都不影响封神大战的开启。亡大商者,诸圣也,非女娲一人。
这个时候通天圣人应该严令弟子门徒不可下山,为何反而让金灵圣母下山历练。
风向似乎变了。
阴寿的心情更显沉重了一些,封神正朝着不可预期的方向转变。
罢了,寡人只是个娱乐主播,管不了许多。及时行乐,莫问前程。
两人各有心事,虽并肩同行,却不再言语。
公子卓尔不群,女子秀丽端庄,好一对璧人,羡煞旁人。路过行人,纷纷侧目。
“也不知哪家公子小姐,生得如此标致。”
“你少说两句吧,这两人一看就是贵人,哪里是我等百姓可以讨论的。”
“倒也是……我看他们真的是天生一对。”
……
众人七嘴八舌,传入两人耳中,两人都没在意。一个来自后世,习惯了八卦绯闻。一个修为高深,早已心如止水。
“咦,那不是说书的殷公子吗?他从廷尉府出来了?”
“我就说廷尉府不会冤枉好人,殷公子吉人自有天相。”
这时有在茶肆听过书的人,认出了阴寿。
其中一人来到阴寿身前,问道:“公子今天还要说书吗?”
“自然是要的。”
阴寿笑笑:“闲来无事说一些故事,博大家一乐,也是人生趣事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”能给这个深沉的时代,带来一些快乐也是功德,哪怕很短暂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