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章 这比让我来装(2/2)
终于,轮到王轩。
“报告,我演父亲。”
王轩走上舞台时,声音不高,却透着一种坚定的力量。考官席上,有人抬起头,眼神闪过一丝意外。
要知道,在这个年纪的大多数男生,都更愿意演“儿子”——叛逆、激烈、张扬,更容易表现情绪,也更能引来眼球。敢主动挑“父亲”的,不多。
王轩走到舞台中央,却没有急着开口。他缓缓蹲下,像是在进入另一种时间。他的手掌悬在空气中,轻轻摩挲,好像真的在抚摸一块沉重的木料。
每一下动作都很缓慢,却极其有分量,仿佛那块木头的质感和重量都被他“演”了出来。
呼吸渐渐放慢,他整个人融入到一个无形的空间里。观众几乎能看见:这是一个陈旧的木工房,里面有刨花的香味,有斑驳的阳光落在桌面。舞台明明空空如也,但在他的动作里,却仿佛充满了细节。
没有一句台词,却让人感受到他身上沉甸甸的气息。
他缓缓抬起头,眼神落向舞台另一侧的“儿子”。那一眼,并不是责备,而是一种复杂的忍耐和隐忍。
就像一个沉默寡言的父亲,看着自己的孩子执意要离开,心里痛,却清楚自己拦不住。
几秒钟的沉默,舞台下竟无人敢出声。前两组的吵闹和胡乱编排,还在耳边回响,而此刻的安静,却更像是把所有人的心都压住了。
有考生偷偷咽了一口唾沫,心里暗暗发凉:同样是“父与子”,怎么差距会这么大?
终于,王轩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,却饱含力道:“走吧,别回头了。”
这句话,就像木头裂开时的闷响,钝而深,直击心底。
没有再多的动作,没有再多的解释。短短七个字,却包含着太多东西:放手的痛苦,成全的无奈,还有深埋心底的爱。
话音落下,舞台一片寂静。
考官席上,有人眼神猛然一亮。坐在中间的一位老教授,原本双手交叠,正无声地打量,却在这一刻猛地坐直了身子。
响动太大,场内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。要知道,这位教授以冷峻着称,很少在复试时轻易表态。
另一位年轻考官微微前倾,盯着王轩的动作,低声和同事说:“看见没?他完全没靠台词堆砌,就几个动作,就一个眼神,就一句话,把人物撑起来了。”
女考官也点头,摘下眼镜,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写了几行字。她的眼神里带着罕见的赞许:“其他人演的只是‘吵’,他演出了沉默的重量。”
舞台下的考生们,一个个瞠目结舌。第一组扯着嗓子吼到声嘶力竭,却换来考官冷眼旁观;第二组慌乱胡编,结果被冷声斥责。唯独王轩,不吵不闹,连一句废话都没有,却让全场屏息。
有考生心里忍不住发酸:这才是真正的差距啊。
王轩没有再说一句话。他只是缓缓站起身,像真的卸下了一块沉重的木料。背影挺直,却透出一股难言的孤独。
他转身走下舞台,动作极其简单,却像是在角色中完成了一次诀别。
那一瞬间,他不再是一个考生,而是一个父亲。
考官席上,气氛明显不同了。有人拿起名单,亲手在“王轩”名字旁重重画了一个圈。老教授的眉头舒展开来,低声说:“这就是戏剧。”
另一人附和:“不是吵闹,不是即兴胡闹,而是角色的生命。”
有人甚至轻笑着补充:“其他考生演的是小品,他演的是戏。”
低声议论此起彼伏,全都围绕着王轩。
而走下舞台的王轩,却没有露出半分得意。他只是静静地站回原位,神情平和,仿佛刚刚那一切与自己无关。既然选择的装比,那就贯彻到底啰。喽啰们,在本大王的气势下颤抖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