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章 筹备进度(2/2)
王权摊了摊手,“说白了,档期挤不出,剧组他应该也看不上。”
王轩点点头,心里早有预料。程晓东的团队在这个时期确实炙手可热,要把他们拉来拍电视剧,难度太大。
“算了,别死磕他们了。”王轩语气淡定,“我亲自来联络。还记得央视版《倚天屠龙记》吗?他们的武术指导马玉成正好没接新活儿,我来找他。”
王权一愣:“马指导吗?他的履历也算可以,关键是他愿意接电视剧。”
“对,就是他。”王轩笑了笑,“动作上未必有多炫,但稳,镜头感强,还接地气。这比照搬港片要合适得多。咱们这剧,要的不是花架子,是扎实。”
王权想了想,也跟着笑了:“行,那你出马,肯定能搞定。”
挂了电话,王轩靠在椅子上,长出一口气。表舅刘梁和赵明这两个关键人物,分别掌握着幕后和台前的班底。只要他们能把团队凑齐,整个剧组的骨架就算搭建起来了。
王轩随手翻开笔记本,上面写满了这几天的思路。
——服化道:表舅刘梁负责牵头,要求高仿明制,质感必须过硬。
——选角:赵明把关,主角自定,配角全部通过试镜,宁缺毋滥。
——外景:尽量用实景,避免影棚千篇一律。
王轩低头看着,脑海里仿佛浮现出未来剧组运转的景象。演员们走位,灯光师忙碌,场务扯着嗓子喊开机,自己坐在监视器前盯着画面——那是导演独有的画面感。
他知道,这才只是第一步。一个剧组的搭建,不只是找几个人那么简单,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:资金、人脉、资源、执行力,缺一不可。
王轩心里暗暗盘算:
资金上,轩韵文化还有三千多万,应该是够的,但也要合理规划使用,不能大手大脚。
人事上,刘梁和赵明是左右手,但其他环节也要有人盯,比如场务、制片、道具管理。
宣传上,等试镜定角之后,就要开始预热,不然等剧出来才想炒话题就晚了。
想到这儿,他不由自主地笑了笑。求稳才是最重要的。
毕竟,前世的经验让他明白:一部戏能不能成,拼的不是谁喊得声音大,而是前期每一步是否扎实。
夜越来越深,四合院的灯还亮着。王轩伏在桌前,继续在本子上写写画画。纸面上一个个名字、部门、注意事项逐渐连成一张网,网的中心正是他自己。
王轩了解完赵明和表舅刘梁的筹备进度后,主动接手了服装定制的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