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> 第63章 我们仨

第63章 我们仨(2/2)

目录

相比之下,贾靖文对这些绯闻更是满不在意,毕竟经过港台媒体洗礼过的她,对于大陆的这些报道只觉得无趣。既没新意也没啥尺度。

贾靖文还对王轩宣传的水准有所怀疑,质疑道:“你这炒作的套路不太行啊,咱们可以搞点更劲爆啊。”

王轩一脸无辜:“靖文,你想多了吧,目前这个年代大陆公民的心理接受能力比港台的要差些,毕竟大陆的演员可是文艺工作者。不像港台依旧是下九流,可以随意编排。”

当然,这都是彻底反封建的成果,不像港台那么封建。

随着热度不断升高,网络上的声音开始分化。最初只是围观的吃瓜群众,渐渐分成了不同阵营。

有人直截了当的质疑:“这就是赤裸裸的炒作吧?照片角度太完美了,简直像摆拍。”他们甚至还拿着放大后的截图,指出“构图完整”“光线刚好”,一副专业摄影师的口吻。

也有人嗤之以鼻:“炒作归炒作,至少比某些毫无营养的艳照门强多了。人家这绯闻还有点剧情感,戏里戏外对照着看,挺有意思。”

于是,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氛围:一边是质疑的声音,觉得王轩太会算计;另一边却乐在其中,反而把这种算计当成了看点。

论坛里甚至有人写起了长帖,标题是《一场精心编排的剧本——论王轩如何玩转绯闻》。帖子从照片流出时间、媒体跟进速度、到各大论坛的水军痕迹,层层推理,几乎把王轩的幕后操作全写出来了。

可有趣的是,跟帖的人并没有因此而反感,反而在底下留言:“就算是剧本,我也愿意追着看,这才叫娱乐圈的高水平。”

还有人打趣:“这不就是《天下第一》的前传吗?王轩用现实给自己写了个开场。”

媒体也开始出现分化。内地的几家门户网站明显更偏向“热闹无罪”的立场,文章标题类似——

?《王轩三角恋?戏里戏外都精彩》

?《《天下第一》未播先火,演员关系成最大看点》

而港台媒体则更加尖锐,直接下笔:“内地新星王轩靠绯闻炒作走红,是真实力还是空架子?”

这种对立反而让话题度更高。观众在论坛里骂战,粉丝忙着澄清,路人一边吐槽一边忍不住点开新闻。

王轩本人心里门清,这些争议正是自己需要的。对一个刚起步的导演兼演员来说,最怕的不是骂声,而是没人提。

哪怕是有人说他“只会炒作”,那也是一种存在感。只要大家在讨论,就意味着他在这个行业里有了分量。

他在四合院里和手下开会时,语气十分冷静:“大家记住,争议本身就是话题的一部分。不要想着去消除所有质疑,反而要让它持续存在。有人骂我们是摆拍,就会有人跳出来说‘摆拍也比没话题好’,这就是对冲。只要热度在,我们就赢了。”

手下点头,心里却暗暗佩服。这种心态,不是一般新人能有的。别人遇到绯闻躲还来不及,他倒好,反而主动把绯闻当成宣传工具。

果然,随着话题的发酵,《天下第一》的知名度迅速提升。原本圈内人还在担心:这部剧没有大Ip支撑,会不会难卖?可如今大家一提起,立刻就能联想到“王轩+高媛媛+贾靖文”的三角关系。

观众甚至还没看到正片,就已经开始在脑海里编织属于自己的剧情。

更有甚者,一些娱乐版的记者干脆写起了影评式的长文:“王轩在现实中制造了一个‘未播先热’的故事,这种炒作本身就像一部连续剧。我们不妨等到电视剧播出,看看他如何把戏里的皇权斗争、江湖纠葛,与戏外的情感张力衔接起来。”

王轩看着这些报道,心里清楚得很。观众会不会相信他和两位女星真的有情感关系,其实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他们已经被钩住了。

“只要热度在,就能给《天下第一》吸引关注。”王轩在心里默念。等剧一开播,观众自然会带着八卦心态去看。

那时候,无论他们是为了验证绯闻还是真的被剧情吸引,都已经走进了自己设好的局。

为了进一步锁定话题,王轩甚至暗中操纵,让一些娱乐号写深度文章:《三角恋背后的娱乐营销逻辑》,表面是分析,实则是再次推广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