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 青花瓷(2/2)
王轩笑:“我确实还在上学,不过我想做的事多,不想等毕业再起步。”
刘母眼中闪过一丝审视:“你和师师合作,外界会不会有流言?”
王轩神情认真:“阿姨您放心,我是把她当成作品里最重要的女主角。她有那种气质,别人替代不了。拍完V,她在圈子里会有一个好的开始,这对她以后发展有帮助。”
刘母听了,心里暗暗松了口气。
她看得出王轩不是随便说说,眼神坚定,带着一种超越同龄人的成熟。
刘母忽然笑了:“你这孩子,说话比很多大人都稳重。怪不得我女儿信任你。”
王轩谦虚地笑了笑,却没再多说。
第二天一早,天公作美。瓷都的天空蒙上了一层薄雾,微雨如丝,整个小镇宛如水墨画一般。
王轩兴奋得很:“这就是我要的天色!‘天青色等烟雨,而我在等你’,如果晴空万里,反而失去了味道。”
刘师师身穿定制的青花瓷旗袍,撑着一把油纸伞,伞面上溅起细小的雨点。她缓缓走过石桥,青色的溪水从桥下流过,两岸垂柳微拂,画面如诗如画。
摄影机跟随她的背影,捕捉雨丝中的轮廓。王轩在监视器前屏住呼吸,几乎忘了喊“停”。直到摄影师小声提醒,他才回过神来。
“完美!这一幕就是V的灵魂。”王轩语气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。
刘母在一旁撑着伞,看着这一幕,心里暗暗赞叹:王轩眼光确实独到,场景与意境贴合得天衣无缝,连女儿的气质也被衬托得格外出挑。
V的收尾,王轩设计在瓷窑夜晚的火光中完成。
傍晚时分,窑火熊熊,映得半边天空通红。王轩安排刘师师坐在窑前,手里轻捧着一只未完全烧制好的青花瓷瓶。火光映照下,她的神情若有所思。
“师师,这里要有一点淡淡的忧伤。瓷器再美,也可能碎裂。你要表现出那种不舍。”王轩语气柔和,却带着坚定。
刘师师点点头。镜头启动,她低头凝视手中的瓷瓶,指尖轻抚,眼神中浮现出一丝惆怅,像是在叹息一段无声的离别。
窑火劈啪作响,火星飞溅,映在她眼中,仿佛泪光闪烁。
摄影师按下最后一格画面,王轩终于喊:“收工!”
那一瞬间,全场寂静,只有雨后空气中的潮湿与窑火的热度在交织。
拍摄结束后,剧组收拾器材,刘母招呼大家到附近的农家乐小院吃饭。主人家端上热气腾腾的瓦罐汤、清蒸河鱼,还有瓷都特有的米酒。
刘母笑眯眯地给王轩夹菜:“年轻人拍戏辛苦,多吃点。”
王轩受宠若惊:“阿姨,您太客气了,我才是应该谢谢你们信任。”
席间,刘母主动和王轩聊起刘师师的成长:“她从小练舞,性子慢热,不像别的孩子那么会来事儿。我担心她在圈子里太单纯,容易吃亏。”
王轩沉吟片刻,认真回答:“阿姨,单纯不是缺点。她有一种清冷的气质,别人模仿不了。娱乐圈里终究会有人欣赏真正的纯粹。只要她坚持,未来一定能走出属于她的路。”
刘母看着他,眼神中闪过一丝感慨。王轩身上有一种沉稳的力量,让人安心。
刘师师在一旁听着,心里微微一暖。她没多说什么,只是低头喝了一口汤,眼角却弯成了细细的弧度。
几天后,V成片初剪完成。
画面开头,是白墙青瓦的小院,刘师师推门而出,手中一枝青玉簪轻晃。随着旋律起伏,她走过瓷坊、桥头、雨巷,手指轻抚瓷器,笔尖描摹青花。
当副歌响起时,烟雨朦胧,油纸伞下的少女眼神清澈却若有所思。最终,镜头停留在夜晚的窑火前,她轻捧青花瓷瓶,神情淡淡,画面定格。
意境空灵,诗意婉转。
刘母看完,眼眶有些湿润。她轻声说:“原来师师也可以这样美。”
王轩笑着回答:“这不是我拍出来的,是她本来就有的。”
刘师师侧过脸,不敢直视他,耳尖却悄悄泛红。
拍摄告一段落,要离开瓷都。临行前,刘母特意对王轩说:“这次辛苦你了。以后她在圈子里要是真遇到什么困难,还得麻烦你多照顾。”
王轩郑重地点头:“阿姨放心,只要我能帮得上,我一定尽力。”
刘母这才真正打心底接纳了他,眼神中多了一份信赖。
车子驶出瓷都,青瓦白墙渐渐远去。刘师师坐在窗边,手里握着一只小巧的青花瓷坠子,那是窑厂师傅赠送的。她望着窗外若有所思。
王轩没有打扰,只是静静坐在一旁,心里却在默默盘算:这支V完成后,会成为刘师师踏入娱乐圈的第一个惊艳亮相。
想想也是有趣。瓷都的烟雨、窑火的光影、油纸伞下的少女,最终都定格在一曲悠远的旋律里,成为记忆中最动人的一抹天青色。
随着经济的发展,瓷都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,而王轩拍的这个V就成了瓷都文旅经常循环播放的宣传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