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> 第109章 清明雨上

第109章 清明雨上(2/2)

目录

他们聊起姑苏的历史和江南的文化,王丽昆的语气中带着惊讶和敬意:“原来这些景点拍出来,比我想象的还要有味道。”

王轩微笑:“姑苏的江南意境,就是最好的画布,你只需要融入就好。”

夜深,拍摄终于结束。

王丽昆脱下湿透的外套,裹紧披肩,而王轩则忙着检查当天的素材。

他盯着监视器上的画面,露出满意的笑容:“今天的镜头都拍得很到位,每一个细节都能表达歌曲的意境。”

整个V的拍摄过程,王轩严格要求每一帧画面的精致感,同时也让王丽昆逐渐融入角色的情绪。

他们一起在江南的雨中行走,记录下最真实的光影与情感,也让这支《清明雨上》V在后期剪辑时能呈现出诗意盎然的江南水墨感。

夜色渐深,姑苏古运河两岸的灯光映在水面上,水波微微荡漾,空气里带着雨后特有的清凉气息。

王轩决定利用夜景拍摄最后几组定格镜头,让V的视觉层次更加丰富。

他让王丽昆坐在一艘小船上,船头悬挂的红色灯笼映照出她微微湿润的脸庞。

摄影师架起长焦镜头,从河面缓缓推进,捕捉她眼神中的深情与柔和。

王轩轻声指导:“丽昆,眼神要像在诉说一个关于离别的故事,不用太用力,细微的情绪最打动人。”

王丽昆微微低下头,手指轻轻拂过灯笼的绳索,船随水面轻轻晃动,她的长发被江风吹起,像是江南夜色中的烟雾。

王轩透过监视器,微微点头:“非常好,这一幕可以直接用作V的封面画面。”

接着是水巷的倒影镜头。王轩安排王丽昆撑着红伞,缓步走过湿漉的青石巷道。雨后的水洼映出她的身影,仿佛双重世界在水中重叠。

摄影师用低角度拍摄,轻微晃动镜头制造水波的律动感。

王轩忍不住赞叹:“江南的夜,就是这样让人沉醉,每一个镜头都像水墨画。”

为了增加动感,王轩还设计了轻微的慢动作镜头,让王丽昆的裙摆在微风中飘动,雨滴从伞沿滴落,落在水洼中激起小小涟漪。

助理们忙着调整雨滴喷雾和反光板,使画面既自然又有层次感。王丽昆每次走过水巷,王轩都会喊停,仔细查看画面回放,提出细微的调整:“伞倾斜角度再低一点,光线可以照亮你的脸,但不要破坏水面的倒影。”

夜拍进行到深夜,王轩安排了最后一组特写镜头——王丽昆在石桥上抬头望天,雨水打在她的发梢和衣角。

王轩要求摄影师用慢速滑轨从桥头移动至桥尾,同时捕捉桥下流淌的河水与桥上的灯影形成呼应。

王丽昆的眼神中带着淡淡哀愁,仿佛在回忆往昔,画面唯美而动人。

拍摄间隙,王轩与王丽昆坐在桥边的长凳上,热茶的香气在寒冷夜风中显得格外温暖。

王丽昆轻声说:“导演,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在镜头前可以这么自然,仿佛真的融入了江南。”

王轩笑了笑:“你的表演已经不是演戏,而是一种情绪的流动。V拍摄最重要的就是捕捉这种自然感。”

在拍摄的最后一刻,王轩安排了一个象征性的结束镜头——王丽昆缓缓将手中的小灯笼放入水中,顺着河水漂向远方。

摄影机从高处俯拍,灯笼的光在水面上划出一道弧线,周围是静谧的夜色和微微荡漾的水波。

王轩看着监视器,满意地点头:“结束得刚刚好,这一幕既有意境,又有故事感。”

收工后,团队回到酒店,大家忙着整理器材和拍摄素材。

王轩一边检查当天的画面,一边与助理讨论后期剪辑和调色方案。

姑苏雨夜的湿润与江南水巷的古朴,需要在后期通过色调和光影处理来最大化呈现。

王丽昆坐在一旁,用毛巾擦去头发上的水珠,眼神中带着疲惫,却又带着满足感。

王轩走过去,拍了拍她的肩膀:“今天你很棒,每一个镜头都很有感觉。

明天还要拍几组补充镜头,但整体风格已经成型。”

王丽昆微微点头:“导演,我会继续努力。”

她的眼神中,有对艺术的认真,也有对江南景致的留恋。

整个拍摄过程中,王轩既是导演,又是歌手,他对画面的要求几近苛刻,但正是这种严格,才让V呈现出水墨般的江南意境。

王丽昆从最初的紧张到逐渐融入角色,她的表演与姑苏的景色完美结合,每一帧都如同画中游走的诗意。

V拍摄结束后,王轩将当天的素材回放给团队和王丽昆看,每个人都被画面的美感震撼。

水巷、石桥、古运河、青瓦小巷,以及雨中摇曳的灯光,所有元素在王轩的调度下完美融合,呈现出《清明雨上》最理想的视觉效果。

王丽昆看着屏幕上自己和江南景色交织的身影,心中感慨:“原来江南真的可以这么动人。”

王轩最后站在窗前,望着窗外湿润的姑苏夜色,轻轻自语:“这支V,不只是歌的视觉呈现,也是江南的诗。”

三天的拍摄虽然辛苦,但每一秒都值得。

雨中的江南,王丽昆的自然表演,以及王轩的精准调度,使《清明雨上》的V不仅是一首歌的视觉化,更是一幅流动的江南水墨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