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> 第124章 人情世故

第124章 人情世故(1/2)

目录

专辑在宣发,《天下第一》还在为首轮播放权谈判,而王轩早已经回到《浔阳》剧组,继续电影的拍摄。

随着专辑销量节节攀升,王轩也不可避免地要参加一些应酬,尤其是西江本地的。

外地的应酬能推就推,毕竟剧组拍摄紧张,来回折腾很消耗时间。但本地场合就不一样了。

熟人社会,抬头不见低头见,电视台、地方宣传口子、甚至文联领导,都可能绕到你身上来。

你不去,容易被传飘了。你去了,也得小心拿捏分寸。

于是,王轩先是出现在西江卫视的《音乐时空》。

这档节目是西江卫视当年少数的音乐综艺尝试。

严格来说,它标榜“追踪音乐潮流、解析音乐文化、挖掘音乐新人”,但真正内容却很单调。

节目预算有限,灯光简陋,舞美也只是几块布和几盏追光灯,嘉宾多为五六线歌手或者刚冒头的小人物,请不起当红歌手。

节目更像是一种地方台的市场化试探,既想吸引年轻观众,又不敢投入太多资金。

形式单调,缺乏创新,可对于西江观众而言,这还是少有的能在电视上听到流行音乐的机会。

王轩之所以愿意上,是有两个原因。其一,节目组为了搭上他的热度,几乎把整个节目资源都押在他身上:剪辑短片、新闻稿、都在为他的专辑造势。

其二,他清楚在家乡电视台留下好印象的重要性。

娱乐圈表面光鲜,但危机随时可能降临。回到老家,有几个可靠的渠道替自己发声,比什么都管用。

别以为回家支持地方台只是面子活,有时候,这甚至能救命。

典型例子就是教主。有几年他算是娱乐圈的头部流量,但也不是没有低谷。

曾有一段时间,教主被查,有人传言和赵遮天有关。

那段时间,杨天宝也开始作妖,觉得教主可能撑不住,立刻切割,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。

这也被外界视作他婚姻危机的诱因之一。

可最终,教主还是稳住了。背后有人出手?当然,但更关键的是,他常年在家乡做公益、支持地方活动,为地方台站台,这些人情在关键时候派上了用场。

娱乐圈里,回馈家乡、积累人情,其实是为自己铺路。

王轩清楚这一点,所以他去《音乐时空》完全没有犹豫。

上午,《浔阳》剧组的拍摄按计划结束。王轩正好有下午空档,就去了豫章录节目。

录制过程几乎流水线作业:化妆、走台、排练、录制。

主持人是个年轻女孩子,长相亮眼,口条流利,但问的问题老套到极点。

什么“创作灵感是什么”“对未来有什么期待”“对年轻观众有什么寄语”,全是听过无数遍的套话。

王轩明白,这是现在地方综艺惯例——主持人多半从新闻口子转过来,口条生硬,缺乏娱乐感。

即便如此,他还是礼貌回答,每一个微笑都恰到好处,没有一丝不耐烦。

节目形式单调,录制过程也没有亮点,可电视的奇妙之处在于:观众未必像明星自己那样挑剔。

等到节目播出,收视率竟然上涨了3个百分点,这在03年的地方台算是相当罕见的成绩。

王轩心里暗暗点头:就算内容平淡,明星效应依旧不可小觑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