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 杀青,入围戛纳(2/2)
头一次听说王轩以导演的身份入围戛纳,而且还是在校生,这就是易于传播的要点了。大学生,当红歌手,导演,入围戛纳。加一起就是新闻爆点了属于是。
2004年春,京城各大报纸文化版刊登了头条消息:《王轩导演作品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——长镜头电影引发国际关注》。
文章详细介绍影片风格:长镜头固定机位捕捉演员最真实的情绪,自然光灰暗色调呈现小镇压抑氛围。
无配乐设计,仅用环境声推动剧情。
对比性场景呈现医生冷漠与快餐日常、女性困境与社会冷漠。
报纸评论指出,王轩作品在心理刻画和美学掌控上显示出东方导演的新高度。
至于这些纸媒是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,肯定不是他们在戛纳内部有人,都是王轩让公司提供的。
与此同时,互联网成为舆论主战场。
门户网站《新浪娱乐》《网易娱乐》《搜狐娱乐》转载消息,附带剧照和片场花絮。
天涯、猫扑论坛瞬间掀起热烈讨论,网友们通过发帖和回帖形式展开辩论,支持与反对双方争吵激烈。
天涯论坛讨论帖
楼主:影迷小王(Id:ea2004)
标题:《王轩入围戛纳主竞赛,能否获奖?》
内容:
刚看到报纸和门户网站消息,王轩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。长镜头、自然光、灰暗色调、无配乐,心理压迫感十足。
我个人认为他有很大机会获奖,这种纯艺术片风格,国际评审肯定欣赏。大家怎么看?
回帖1:影评小李
完全支持楼主!仅从目前的物料来看,王轩真的有独特美学观,长镜头让观众无处可逃,灰暗色调和自然光强化心理压迫感,整个片子纯粹又精致。
我觉得获奖很可能。
回帖2:网友阿飞
不太同意。我看过片场花絮,影片压抑得过分,节奏慢,普通观众甚至国际评审可能接受度有限。
入围没问题,但能拿奖我觉得悬。
回帖3:网友小刘
反对阿飞说法。戛纳重视艺术探索和心理深度,王轩这手法正中艺术电影审美点。
灰暗色调、环境声推动剧情、社会冷漠和女性困境对比,都是艺术语言加分项。
回帖4:网友小赵
我觉得阿飞说的也有道理。影片太压抑,长镜头一镜到底可能让评审觉得难以接受,情绪负担太重。说不定入围就是终点了,奖项未必属于他。
回帖6:猫扑网友
我觉得争论正是价值体现。
国内影迷支持王轩,但国际评审未必喜欢心理压迫太强的风格。个人观点:入围本身就是胜利,能否获奖只能拭目以待。
回帖7:网友小黄
支持楼主!艺术片就是要挑战观众极限,王轩用心理张力和视觉语言把东西拍到极致,这在国际上比娱乐片更容易被认可。我觉得获奖很有可能。
回帖8:网友影评达人
不敢妄下定论。入围是一回事,奖项是一回事。戛纳评审风格多变,有时候喜欢温和表达的作品,也有时候看重创新和冲击力。王轩作品属于创新型,但评审心态难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