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 影片放映(2/2)
王轩早有心理准备,老谋子和《十面埋伏》剧组已经提前回国。
毕竟影片的版权已经卖出去了,张为平怎么可能舍得再花钱让剧组继续留在戛纳。
酒店每晚几万块,一行人住上一晚算下来轻松十几万,继续待下去简直就是割他的肉。
《2046》剧组倒是来了。
这也反映出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一个不成文的约定:无论是大陆、香江,还是台湾来的剧组,只要是电影放映机会,都会互相捧场。
不过今天的上座率明显没有昨天那么夸张,目测只有四成左右。
这些观众大部分都是被海报吸引过来的,因为海报上四个帅哥美女仍然具有天然的吸引力。
王轩环顾四周,看到一些小团体低声讨论着电影画面和情绪,也有几位影评人随手记笔记,偶尔与邻座交头接耳。
虽然人数不多,但每个人的关注都相当集中,这种精英感和专业感,让王轩意识到电影节的氛围与国内截然不同——这里没有喧闹的粉丝呼声,有的只是对艺术和创作的尊重与讨论。
凯瑟琳是本届评审团成员之一,是个年近半百的美国女演员,多次拿过金球奖和奥斯卡提名。
说实话她对昨天的纪录片是非常不屑的,一个靠着讽刺美国而内定的片子,令人讨厌。
还有昆汀这个变态主席只喜欢变态的片子,特别昨天的《老男孩》,凯瑟琳本人也是不喜欢的。
对于今天的片子她也没多少期待,毕竟这个亚洲年轻导演懂什么美国社会。
出于评委的职业道德,她还是要认真观摩的。
灯光熄灭的瞬间,影院变得寂静。没有配乐,也没有字幕的闪烁。
只是一个女人的呼吸声,轻轻的,像风在纸上擦过。
画面缓缓亮起。
是德州的夏天。阳光明亮得不真实,街道空旷,远处传来福音电台的广播:“主爱每一个人,只要你洁净。”
镜头一动不动。一个女孩走过街角,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。
这是奥利维娅。
观众几乎在一开始就能感觉到一种窒息——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,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发生。
空气太静,光太白。你知道有什么在暗处酝酿。
然后,浴室门打开。
另一个女孩,加比,手里拿着验孕棒,哭得几乎说不出话。
那两道红线像伤口。
她的朋友奥利维娅站在她身后,沉默。镜头没有切换,只是定在那里,这凯瑟琳不得不去去看那种“极致”的安静。
接下来的十几分钟,全是奔波:校园的走廊、电话亭、杂乱的公交车站。
她们在寻找一个可以帮忙的地方——每一扇门都关上。
音轨里只有风声和汽车声,没有背景音乐。
这时,观众开始下意识地屏住呼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