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> 第161章 凯瑟琳的视角

第161章 凯瑟琳的视角(2/2)

目录

然后,画面静止。

灯光亮起,影院一片安静。

没有人鼓掌,也没有人动。

凯瑟琳感到嗓子里发紧,像吞了一块铁。

凯瑟琳突然意识到,这部电影没有讲“堕胎”。

它讲的是一种更残酷的现实——

当一个女人在绝境中伸出手,全世界都在转头。

她没有死,但她失去了语言。

她还在呼吸,可那个呼吸再也不会是自由的。

凯瑟琳站起身鼓掌,整个电影院的观众都在鼓掌。

凯瑟琳像是没听到外界的声音,

只听见自己心里的那句回响——

“主爱每一个人,只要你洁净。”

凯瑟琳这才后知后觉的明白导演的意图,

洁净的代价,是让女人替整个社会赎罪。

王轩带着剧组主创人员在台下的掌声中上了台,

第一个问题来自一个金发女影评人,她的声音有些颤。

“导演先生,为什么结尾没有救赎?为什么不给观众一点希望?”

王轩拿起话筒,语速很慢。

“因为我不想替观众逃避。”

王轩停顿了几秒,望向观众席。

“这部电影里,每个人都在逃。加比逃避父母,奥利维娅逃避命运,社会逃避责任。我只是……不让他们成功。”

掌声没有响起。只是那种安静的空气,像棉花堵在喉咙。

第二个提问是个年轻女孩,学生模样。

“那一场手术戏……为什么没有配乐?我几乎不敢呼吸。”

王轩看着她,声音低了下来:

“我不信任音乐。”

“音乐会让痛苦变得虚幻。可现实不是那样的。”

他稍微抬头,望着天花板上的灯。

“痛苦应该是丑的、是噪的、是不能被包裹的。那场戏里,唯一的节奏是呼吸。”

“那才是真实。”

女孩点点头,低下头去。有人在轻轻鼓掌。

第三个问题来自一位女性记者,她戴着眼镜,神情冷静。

“导演,您是男性,却拍出了如此女性化的视角。您怎么理解这种‘女性的孤立’?”

王轩沉默了很久。

他甚至没立刻回答。

灯光照在他脸上,半边阴影,半边清晰。

“我拍的不是‘女性的痛苦’,而是‘被逼到角落的人的痛苦’。只是,女性往往走到角落更早。”

他顿了顿,眼神扫过斯嘉丽和艾米莉。

“我在片场常说一句话——我们拍的不仅仅是堕胎,而是孤立。

这是一个孤立每个人的社会。”

“只是,她们孤立得更彻底。”

掌声响起来,持续的、压抑的掌声。

有些人擦眼泪,有些人只是望着他,不敢眨眼。

一个男影评人举手:“导演,片尾播放里根演讲,是政治隐喻吗?是不是太直白了?”

王轩轻轻笑了笑。那笑容里没有得意,只有疲倦。

“我不是想批评谁。只是想提醒大家——当一个国家在谈希望的时候,总有人在垃圾桶旁哭。这是我能想到的,最温和的现实主义。”

观众席有人低声叹息。

一位坐在角落的老太太,忍不住抹眼泪。

接下来就是关于主演的提问了。

斯嘉丽声音发抖,仍带着角色的影子。

“这部电影最难的,是要导演要求我们理解角色最真实的内心想法。”

她停顿了一下。

“导演让我不哭、不喊、不解释。他说,那样才是真正的绝望。我在那场戏之后,两天没说话。”

艾米莉接着说:

“有一场我在镜子前脱衣服,导演没喊开始。

后来我才知道,镜头早就在拍。

我问他为什么不说A,

他说:‘现实不会提醒你,它要开始对你下手了。’”

别问为什么不问两个男演员,可能是斯嘉丽和艾米莉的光芒太盛,遮盖了美队和死侍。

至于为啥凯瑟琳没出来说两句,她是评审人,和其他评审一样,是来看片子。

是不可以对参赛剧组表现的倾向性太强,特别是在公众场合。

王佳伟也是等王轩和老外们交流完,上来夸了王轩,特别是指出王轩很懂得“留白”,就是不把所有情节拍出来,让观众有想象空间,这就和王佳伟本人很像了。

毕竟人们在认可别人的时候,其实是在变现认可与自身共鸣的特质。

宫丽和张紫衣也是满口夸赞,王轩还顺便要了这两人的联系方式。

至于梁超威和刘嘉陵依旧不熟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