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华娱从02驻唱开始 > 第191章 王轩发力

第191章 王轩发力(2/2)

目录

蔡益农懂得“造星”这件事的本质的。

不过,佩服归佩服,他心里也清楚,糖人能做到的,别的内地同行未必能做得。

但,现在王轩来了,内娱就太平了,王轩来了,内娱的青天就有了。

“既然内娱的版本落后,那王轩可就要加加速了哦。”

王轩端起茶杯,眯起眼睛。

他不打算走传统路径。

也不能搞什么正面报道了,舆论宣传的终究奥义就是你说你的,我说我的。

就是得有自己的节奏。

于是,他打开笔记本电脑,登陆了那个早已被他养肥的论坛小号——

【娱乐圈纪委】。

这Id在论坛里算小有名气了。

起初只是个“吃瓜号”,主要是发点港台八卦、片场逸闻养号。

慢慢地,凭着一手手确凿的老料,这号居然在圈子里成了“半权威”。

王轩很清楚流量的核心逻辑:

——让观众“知道他们不知道的东西”,就能建立“信任”。

——而一旦观众信了你,他们就会“等着你说”。

他不胡喷,不编料。发帖必有证据,语气冷静克制,逻辑丝丝入扣。

有时候他会写道:

【1988年《明报周刊》第247期曾报道,某女星为进某片组主动登门……】

然后附上扫描件、刊号、日期。

底下评论区立刻炸开。

“真的假的?”

“楼主太狠了吧,这都能挖出来?”

“求更多料!”

王轩懒得理,他知道——讨论越激烈,帖子的热度就越高。

而且他从来不攻击当红的内地艺人,只挑港台的“老神话”。

他要干的,不是造谣,而是“去魅”。

大陆观众对港台艺人的滤镜太厚了,总觉得那一代演员高贵、专业、有气质。

可在王轩看来,那些故事背后不过是资本与人性的另一种版本罢了。

“你们以为他们是艺术家,其实他们也只是工具人。”

当然,王轩是不可能自己亲自找资料的,

这个时候王轩就想到了最佳工具人了,是的,就是我们可爱而又眼神清澈的大学生了。

雇了港中文的大学生兼职,专门在香江旧书摊收集老杂志、老报纸,然后寄到内地,由他亲自筛选、标注。

发帖从不带脏字,也不煽情,用的全是记者口吻。

冷、准、狠。

网友戏称他是“娱乐圈的福尔摩斯”,还有人说他“替天行道”,专治圈内虚伪。

可他自己知道,他不是为了正义——只是想建立一个“信息权力”。

当别人还在抢镜头、抢综艺时,他已经在抢“话语权”。

王轩心里甚至有点好笑。

——二十年后,王胖子靠拍短视频聊圈内八卦在斗音维持热度;

——而此刻的王轩,正在论坛上,用文字塑造舆论。

“时代在变,方法不变。”

毕竟学学前辈的经验,也很合理不是吗。

王轩在贴吧上发了一条帖子:

用的后世小蓝书的小作文风格。

【娱乐圈纪委】发帖:

《一个内地演员的泣血控诉》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