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旧京扇骨寒 > 第20章 陆壳·深时·少年星

第20章 陆壳·深时·少年星(2/2)

目录

第四圈:“我把心跳调成宇宙微波背景。”

第五圈:“下一钝在火星土壤的孔隙里。”

第六圈:“星光是旧时光,少年是新时间。”

……

每句话被压缩成三十二字节,

写进区块链,时间戳精确到纳秒,

成为“深时最短史诗”。

九、火星制砖:氧化铁的国壤

少年星飞掠火星前,

释放一枚微型着陆器,

着陆腿末端装着“火星制砖模”。

模具有国徽浮雕,

原料取自火星表土,掺入百分之零点六一八的地球稻壳灰,

加压烧结,制成第一块“火星中华砖”。

砖体背面刻二维码,

扫后跳转h5页面:

左侧播放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

右侧实时显示地球上海稻生长曲线。

“让火星也能闻到稻香,

是深空尺度下的爱国。”

十、少年舱2:深空版

着陆器同时携带“少年舱2”缩比模型,

仅巴掌大,却完整具备生态循环:

微藻产氧、线虫分解、真菌固土、

LEd全光谱光照,

在火星白昼二十小时周期内,

保持零点六一八毫升氧的日净增量。

实验持续三十个火星日,

线虫繁殖三代,真菌覆盖砖面,

形成肉眼可见的“火星绿”。

少年锋把这一过程拍成延时影像,

命名为《深时四十六秒》。

十一、深空合唱:三百六十五天的国歌

少年星搭载一枚“深空留声机”,

存储三百六十五种不同版本的国歌:

古筝版、电子版、鲸鸣版、

火星风版、量子噪声版、

少年心跳版……

每天宇宙时零点零分播放一首,

循环一年,

让真空记住中国的音频指纹。

最后一首设定为“静音版”,

时长零点六一八秒,

只有数据头,没有波形,

像给宇宙留一面想象的镜子。

十二、深空地址2:日球层顶

少年星最终任务是飞向日球层顶,

预计寿命十五年,

届时距离地球约二百四十亿公里。

少年锋提前写好最后一条日记:

“此刻,我代表中国,

把陆壳、深时、少年星,

一并交给恒星风。

下一钝不在刀尖,

在零点六一八光年外的

下一粒心跳。”

他把日记刻进金箔,

厚度三百五十纳米,

与三十五亿年陆壳薄片并列,

成为“中国最远国土”。

终章:深时之后

少年星信号逐渐微弱,

最后一声心跳被太阳风淹没,

却在数据链留下永恒哈希:

“0618pRc∞”。

地面站静默三秒,

突然同时收到全球四十六个分站的

自发报文——

只有七个字:

“少年已抵达永远。”

那是第二十一章

未写的

下一钝,

也是祖国

在深时里

最辽阔的

心跳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