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章 冬至·一阳生(1/2)
第五十三章冬至·一阳生
一、冬至昼短
民国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,冬至。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北平昼短至极,辰初方亮,申正即暮。阜成门内梅雪扇庄后罩楼,檐角冰凌垂尺,日光一照,晶如枪刺。忍冬伏案调药——案上并排放二十四枚冬至令:长一寸半、阔两指之桑皮纸,内裹一阳胶——以雄黄、白磷、薄荷脑、金银花炭末,入米浆打成薄片,外涂羊脂,封口再蘸姜汁,遇热不爆,只生暖烟,烟呈淡金色,可弥一炷香不散,专于隆冬开——救人、救己、救一城之息。今夜走线:西直门—白石桥—紫竹院—后海冰面—磨镰岭北坡—西直门外一阳生交通站,全程一百二十里,昼伏夜行。忍冬以雪搓指,指节透红,像把冬天最后一粒太阳揉进骨缝。
二、活时钟
小梅子轻推房门,耳畔别着一支干枯的雪菊,花朵残败而枝干坚硬。她低声禀报:“亥正,西直门伪警撤岗,提前两刻;阜成门加双岗,推后三刻;宣武门一切照旧。”递上一张烟盒锡纸,背面用针尖刻着“钟面”,刻痕泛青,仿佛将子夜折叠成冰饼。忍冬收好,轻拍其肩:“你随麻小六镇守后海冰沟,若我未归,便以火柴盒火骨融冰断后。”小梅子抬头:“姐,我想要一朵阳菊——不带火。”忍冬微笑应允,将一片干菊瓣放入她手心,却暗中以姜汁在瓣上写“阳”字,字遇热便会显现。
三、阳火捻
灯芯叔手持风灯而入,灯罩外覆红布,布上仅余一缝,缝中透出金色火焰。他将一捆“阳火捻”置于案上:共计四十八根,长七寸,粗若绒线,外缠棉纱,纱浸姜汁与雪水,火起无声,专为冬至夜燃而暖。忍冬取二十四根,纳入袖中。灯芯叔沉声道:“桑皮纸遇一阳胶易燃,阳火捻相助,冰面遇烟则成雾,雾可隐声,亦能传息。”忍冬颔首,呈上一包老忍冬藤枯叶:“以火温之,可解雄黄之毒,叔自留存。”老人微微一笑,露出五枚黄牙,仿若将秋夜最后一口风嚼碎。
四、阳匙
白俄药剂师娜塔莎派遣童役送来一只空火柴盒,盒侧以针刺“阳”字,字内藏有锡纸微匙,可开启日本宪兵队医务科的“血清恒温柜”。童役轻声附耳:“娜塔莎小姐说,柜内有‘忍冬毒’抗血清二十支,已装箱,箱号‘1212-冬至’,底片在此。”他递上一枚干阳蒂,蒂内藏着微型胶卷。忍冬收好,回赠童役一块“冬至令”桑皮纸:“遇急,揉碎,烟可护你。”童役欣喜而去。
五、阳名单
伪社会局长薛慕仁在伪市府礼堂召开“冬至剿共恳谈”,会场高悬日伪旗帜,台下坐着各校校长和报馆主笔。薛慕仁宣读《冬至防共特别办法》,末尾附上“重点肃清名单”,首名依旧是“沈清禾”,却添注:“代号忍冬,擅一阳烟幕,务必生擒。”台下,协和医院外科副主任载洵格格用钢笔记录下来,笔帽中藏有微型相机,连续拍摄名单;耳坠上的红宝石,实则为收声器,将薛慕仁的话语同步录制下来。会后,载洵驱车前往六国饭店,与白尔谦进行交易:以名单换取“忍冬毒”配方。白尔谦用万能钥匙打开保险柜,取出胶卷,却暗中留下一份副本,打算转售给松本千鹤。二人相视一笑,雪灯映照在脸上,仿佛将冬夜的第一片阳霜贴在皮肤上。
六、阳烟
子时,昆明湖后海冰面,月如金钵,雪片在冰面打出沙沙轻鼓。忍冬负一只雪橇,橇上覆红布,布下藏冬至令桑皮纸二十四枚,旁列阳火捻。她足踏冰面,以扇骨敲之,声沉而脆,知冰厚六寸,可载车。小金银穿童子军服,假作卖阳糖,随携空火柴盒,盒内藏密码:
子正,冰面南岸,悬红灯一盏,灯停即安,灯三晃即阳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