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 小寒·腊祭令(2/2)
七、腊柜
与此同时,苏砚舟夜入日本宪兵队医务科。他身着日军医官服,以娜塔莎所赠微匙开启血清恒温柜,柜内漆黑,唯有雪窗透进一丝金光。他取出手电,照亮一排木箱,箱号0105-腊祭,封口铅丸。他以铁扇骨撬箱,内藏忍冬毒抗血清三十罐,罐以桑树皮包裹,上贴腊祭·一阳生字条。他迅速以袖珍相机拍照,忽闻脚步声,闪身于梁后。只见山本与薛慕仁并肩而入,山本取罐,翻至最后一罐,却是空的——血清已然失窃。薛慕仁脸色骤变,山本拔刀,刀光映照雪窗,仿若将腊祭的第一阵风劈为两段。苏砚舟趁二人怒不可遏之际,以扇骨毒针射向壁灯,的一声,灯火熄灭,他如阳鹞般破窗而出,身形轻盈,足尖轻点雪瓦,瓦片悄然无声。
八、腊灯停
子正时分,磨镰岭北涧的“腊祭”交通站,其实是一座废弃的土地庙。庙前的老松,树枝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。忍冬将红灯悬挂在松枝上,灯内的烛芯换成了“腊祭令”桑皮纸,外面包裹着腊香胶,膜连着铜铃舌。她举起镜子,望向冰面,看到北岸有三点腊火,宛如金星坠入水中,便知道小金银已经就位。突然,传来一阵轻微的冰裂声,一队伪警踏着积雪走来,领队的正是赵阎青。赵阎青身着伪警长服,手电筒的光照在脸上,却暗中向忍冬点头示意,仿佛将冬天的第一片阳光含在舌尖。他喝令伪警:“搜查北岸,南岸由我看守!”众警向北而去,破庙中只剩下赵阎青和忍冬两人。忍冬递上一只空火柴盒,盒子侧面刺着“腊”字,字内藏着一张小纸条:
“医务科血清,已获取;腊柜底片,在此。”
她递上娜塔莎所赠的胶卷。赵阎青收好后,低声说道:“宣武门暗沟已经打开,你们只有半点钟时间。”忍冬点头,转身掐断灯内的腊香胶,铜铃坠落,然而桑皮纸并未燃烧——雪面上风很大,火焰被夜色吞噬。她心中一沉,意识到计划出现了变故。
九、腊烟错
伪警于北岸搜得小金银,童以腊火捻相抗,火喷而不爆,溅伪警裤脚,童遂被擒。赵阎青闻报,疾赴北岸,以枪指众:“孩子我审,尔等守南岸!”其暗将小金银推于雪沟,沟底麻小六接之,以棉衣裹童,返宣武门。南岸忍冬独对冰面,三十枚桑皮纸已埋,然乏火引。她取扇骨腊火捻,自燃照面,火金如鬼,其低叹:“腊祭无火,腊便不生。”忽闻身后轻咳,苏砚舟至,铁扇展,扇骨毒针已空,衣破血染。彼递上一只日军火柴盒,盒面贴“忍冬”二字,字以血书。其低声:“山本追至,我引火,汝沉烟。”遂取腊火捻,就扇骨一划,火喷,抛向冰面,火落孔侧,薄雪融,桑皮纸遇火即燃,三十朵金焰同时绽开,仿若给冰面缀一排金扣。火下冰融,水涌烟沉,血清尽没。山本率兵至,唯见金烟如菊,须臾灭,冰面复冻,平滑如镜,空无一人一物。
十、尾声
一月六日,丑正时分,夜色正浓,万籁俱寂。运煤火车像一条黑色的巨龙,缓缓驶出北平西郊。火车头喷出的浓烟,在寒冷的夜空中弥漫,仿佛给这寂静的世界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氛围。
忍冬、小金银、麻小六和小梅子四个身影,如同敏捷的猫儿一般,悄无声息地爬上了火车车顶。车顶的寒风如利刃般刺骨,呼啸着吹过他们的身体,但他们的呼吸却像被这冬风割断了一般,变得微弱而艰难。
忍冬的手在口袋里摸索着,终于摸出了那瓣阳菊。这瓣阳菊在她的手中,仿佛失去了生机,冰冷而脆弱。她轻轻一捏,阳菊瞬间冰裂成粉,随着寒风飘散而去。
忍冬的声音在风中轻轻响起,仿佛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:“腊祭令,阳烟沉;阳烟沉,腊门生。”这声音在夜空中回荡,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。
在她的身后,东方的天空渐渐泛起了鱼肚白,黎明的曙光如同一层薄薄的金霜,轻轻地覆盖在大地上。远处的昆明湖和后海冰面上,晨光照耀着,没有留下一丝痕迹,也没有一丝烟雾。唯有那一线金气,宛如冬夜中最后一缕魂魄,袅袅地升上天空,在初阳的亲吻下,渐渐融入了青天之中。